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变千军万马为精兵强将
2016-02-17 01:23:38
 

关注菜篮子

  走进新发地

  经常去新发地市场批发果蔬的采购商都知道,新发地市场有十个“大王”,比如香蕉大王张忠义、西瓜大王潘孝海、南菜大王鲁德传……昨天,北京晨报记者从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获悉,继2014年创新推出首批“十大经营大王”后,今年将评选出81个单品大王。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告诉北京晨报记者,通过对市场大户的“扶大扶优扶强”,新发地将走出自己的疏解之路:变“千军万马”为“精兵强将”,最终走上“品牌化”的道路。

  首批“大王”一年来发展迅猛

  新发地首批“十大经营大王”在2014年12月评选“出炉”,这其中包括7个水果大王,有香蕉、西瓜、苹果、柚子等,两个蔬菜大王,分别是南菜大王和寿光菜大王,还有一个是社区配送大王。

  张玉玺说,新发地市场成立28年了,从3个“15”(占地15亩、管理人员15名、启动资金15万元)起家,到交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离不开长年奋战在市场一线,用勤劳、智慧和坚韧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和传奇的市场商户,尤其是各个经营品种的“大王”们,他们是市场发展的脊梁和旗帜。

  在对这些“大王”的扶优、扶大、扶强过程中,市场对他们进行广泛宣传,并在金融、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比如,“经营大王”在建基地过程中,需要资金支持,新发地会为他们提供担保,通过银行贷款,每个大王支持资金500万元。一年来,市场的反响特别好,“大王”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他们的事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真正起到了扶持作用。

  扶持市场大户变“精兵强将”

  “首批评出的10个大王,可以说是精兵强将中的强将,这一年来,他们的发展速度特别快,又有很多商户找上门来希望能加入到大王的行列,所以今年我们还将评选出81个单品大王。”张玉玺说,在10大王的基础之上,单品大王将对蔬果品种进行补充,首批没有的大蒜、生姜、大葱、黄瓜等“大王”,会在今年都补上。

  这些单品大王将共同和新发地一起,进行基地建设,把各地的名优农产品都带到北京市场。同时,对市场大户进行“扶大扶优扶强”来达到相关疏解的目标。据介绍,今年新发地果蔬交易楼即将动工,这座地上两层、地下四层的现代化果蔬交易中心建成后,新发地将以摊定人、以位定岗。届时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将由“千军万马”变成“精兵强将”。

  “把这些大王拢住了,就等于拢住了精兵强将。”张玉玺说,“光81个还不够,我们也在慢慢摸索经验,明年再评100个甚至200个。如果有了2000个精兵强将,既保证了北京的供应,也起到了疏解的作用,这是新发地最终的发展方向。”

  推“标准化”走“品牌化”道路

  此外,将果蔬“大王”扩大阵容,也是新发地在走“品牌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中国的农产品如果没有品牌,食品安全就是一句空话。”张玉玺说,新发地扶持“大王”们在基地建设的时候,同时也把品牌打出来了,有了品牌,农产品就有了质量保障。

  去年底,新发地推出的自有果蔬品牌“珍品荟”,就是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与新发地悠乐果总经理徐柱、西瓜大王潘孝海、配送大王周明哲等新发地经营大王联合发起的。作为新发地创立的品牌,新发地“珍品荟”将汇聚新发地各类优质资源与企业,共同打造线上线下O2O综合类果蔬超市,依靠优势明显的基地品质控制,以及价格优势,丰富首都市民餐桌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新发地市场也在推动“标准化”农产品,提倡商户向“净菜”“净果”交易模式转变,以减少市场内的垃圾总量。同时产品进入厨房后减少了一些加工环节,厨房面积和厨房垃圾都会减少,综合成本也会下降。

  北京晨报记者

  陈琳/文 李木易/摄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晨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