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普鲁斯特的蛋糕
2016-02-16 14:23:51
 

  红庙西里有一家蛋糕坊,老板是个台湾男人,娶了个北京女人,十年前迁到北京生活。最早他不是卖蛋糕的,不过倒是一直很喜欢做蛋糕,所以最终决定开一家自己的蛋糕坊。他们家的蛋糕很好吃,从来只做海绵蛋糕,纯手工制作,用的都是最简单的原料,所以也自称做的是古早味手工蛋糕。说起“古早味”这个词,很自然地就使我想到台湾。几年前参观台北一家古早味博物馆,走在灯光幽暗的博物馆里,看到小店里很多或熟悉或似曾相识的玩具、摆设、零食及冰品,心里着实感动、惊喜。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古早味,只懵然知道那大概指的是从前,直到遇见在博物馆里值班的志愿者小姐,小姐笑容可掬地用闽南语给我念了一遍“古早味”这个词,并解释了一番,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的“古早”便是以前经常听到老人家说的“古早”。

  从前工业革命时,人们会对着一台台机器目瞪口呆,诧异那些庞然大物竟也能和自己一样,创造出许多东西来。多少年过去了,革命成功了,我们享受着食品工业带给人类的便利,却也目睹人类在食品业里的自相残害,于是开始对那最纯粹的食物有了深切、感慨的念想。

  这样的念想是伴随着对纯真年代的回望和追忆而来的,我们希望从食物中品味到的不仅是美味,同时还希冀尝出一点起初的真诚与信念。如果足够幸运,这份真诚、信念还可能和过去某些美好,却经常容易被人遗忘的生活片段相系在一起,就像发生在《追忆似水年华》里的马塞尔身上那样。

  一勺带有玛德莲蛋糕渣的茶让马塞尔想起了他在贡布雷的童年,泡过茶的玛德莲蛋糕(带有玛德莲蛋糕渣的茶)的滋味和多年前他在莱奥妮姨妈房里品尝的玛德莲蛋糕的味道一样,刹那间,马塞尔眼前浮现出贡布雷的街巷、花园、房子、村民、河塘、教堂……同样的气味和滋味,在不同的时空里出现,成了两个,甚至几个不同时空的生活片段的纽带,使事物相互交织、缠绕在一起。

  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机遇。在咬下第一口我们的“玛德莲蛋糕”时,我们或许也跟马塞尔一样,瞬间便有了心醉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必然与我们的生命体验息息相关,只是她已尘封许久,若没有摩涅莫辛涅的颔首一笑,任谁也无法将那个记忆的箱子打开。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晚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