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2月15日电(记者 林振芬)上海市委常委、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推进上海自贸区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的实施方案》公布以来,10项试点事项正在稳步推进,有些事项已经形成了阶段性成果。
“双自联动”是指上海自贸区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上海自贸区面积120.7平方公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积531平方公里,两大国家战略有约65平方公里的叠加区域。“双自”园区的交错融合,为创新政策叠加、体制机制共用、服务体系共建提供了机遇。
2015年11月25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自贸试验区和国际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了10项创新试点。此后,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浦东新区政府和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建立了紧密的工作推进机制,积极推动“双自联动”工作的开展。
第一,“加快推进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2015年11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同意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方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作为试点城市之一,张江率先在全国推进生物医药的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试点。依托勃林格殷格翰等企业作为生物制药和合同生产平台,开展首个试点。同时,上海正在筹备出台试点风险保障资金实施意见,为这项试点的顺利开展推进保驾护航。
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药业(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家立表示,生物医药是张江的主导产业之一,特别是在国内生物医药研发创新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代工企业接受制药公司委托生产药品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但国内现行法规却要求药品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实行捆绑管理,这就导致张江的很多医药企业要么流失到外地投资搭建厂房,要么卖掉新药成果赚取微利。如今借助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试点,将有效推动中国本土医患需要的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上市,中国患者能更快得到安全,且价格可承受的的药物。
第二,“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取得阶段性成果。此项试点已在2015年二季度启动,这项创新试点给予“双自”区域更大认定自主权,并让符合标准的企业获得更多真金白银的财力支持。
沈晓明表示,前不久,国家层面已经确定要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支持符合创新转型发展导向的企业申报认定为“双自”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并享受一定的财政扶持。帮助科技创新型企业建立上市通道和优先获得融资服务。
第三,张江关检联合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张江园区企业的空运进口货物具有批次频、价值高、产品结构特殊、贸易背景复杂等特点,对通关时限、货物查验、存放条件等都有较高要求。目前,企业空运进口货物自航班落地到送达仓库用时约2-3个工作日,口岸无法有效解决快速通关、高效查验、个性化存放等问题。
沈晓明表示,正在筹划建立“张江关检联合服务中心”,将实现关检合作“三个一”,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时间有望从原先的2-3天缩短为6-10小时。同时,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将以“中心”为载体,开展预归类、预审价、原产地预确定等前沿业务,率先试点集中汇总征税等系列改革措施,将大大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目前机场集团已开始办理海关、国检监管场所报批手续,预计2016年试运营。
第四,集成电路产业保税监管试点全面启动。张江已初步集聚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高、产业链较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群。但是,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产品增值税税负较高这个瓶颈问题。在国家海关总署的支持下,2011年底张江启动了以设计企业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保税监管试点,鼓励园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将销售、利润留在国内,目前已有4家企业参加试点。
沈晓明表示,2015年8月,上海市政府启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监管创新试点工作,将保税政策从设计环节延伸至全产业链,进一步促进这一国家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发展。目前市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制定试点的深化方案。我们将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率先在自贸区开展试点。
沈晓明指出,深化“双自联动”不是简单的物理联动、区域联动,而是要形成投资贸易便利与科技创新功能的深度叠加和有机融合,从而产生“1+1远大于2”的化学反应。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和浦东新区政府将进一步聚焦张江科技城建设,加快打造浦东中部创新走廊,建成具有强大原始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