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广东关键核心技术自给率达71% 初步构建起开放型体系
2016-02-16 09:23:21
 

  今天是正月初九,省委、省政府将隆重召开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南方日报记者从省科技厅和省知识产权局了解到广东省科技创新方面的最新情况:去年,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二;关键核心技术自给率达71%;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同比增长38%和50%。有效发明专利量居全国第一。另外,国际专利申请占国内总量的53%,连续14年保持全国第一。这些显示广东省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初步构建起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打出创新驱动政策“组合拳”

  近两年,广东省科技工作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出台创新驱动发展的系列突破性政策举措,连续打出创新驱动政策“组合拳”。

  2015年2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及系列配套实施细则,着力构建覆盖创新链的政策体系。随后,省有关部门出台了8个配套文件。其中,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及信贷风险补偿、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等政策措施均属于国内首创。这对于破除广东省科技体制机制瓶颈,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突破性意义,是近年来广东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标志性成果。省委、省政府还出台《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重点工作方案(2015-2017年)》、《关于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实施意见》,明确全省未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与举措。

  目前,广东省又启动《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的修订工作,以及《广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立法工作。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突出

  广东省创新的最大特点是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如今90%的研发经费和90%的创新成果都来自企业。这与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等众多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分不开。2015年,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全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利税200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广东省抓住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建立高企培育后备库,迄今有3126家企业入库培育。

  大型骨干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广东省落实国家财税优惠政策,去年减免企业税收超过100亿元,有力促进企业研发及涵养税源;优先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牵头申报各级重大项目,安排实施智能机器人、新型印刷显示材料、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新能源汽车电池、3D打印技术等重大专项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支持企业建设技术工程中心、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研发机构。目前,全省共有201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国家级23家,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2%.去年,广东省新增格力、风华高科、南方电网、东阳光制药、金发科技等5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较为完整的实验室体系。

  珠三角跻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高新区和专业镇是广东省科技创新的重大平台,有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广东省充分发挥广州、深圳创新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联合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7个地市,共同创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于去年9月获批;加上2014年获批的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东形成了以深圳、广州和其余珠三角7个地市国家级高新区为核心的“1+1+7”自主创新新格局。

  广东省发展多年的专业镇,在实施了“一校一镇”“一所一镇”“科技特派团”等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计划后,仍然生气勃勃,有力推进创新创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省已建成399个专业镇,涌现出中山小榄、东莞大朗等一批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专业镇典型。预计2015年,全省专业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万亿元,约占全省GDP的27%.广东省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出台发展科技股权众筹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性文件,举办一系列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新型孵化机构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15年底,全省众创空间突破150家,比2014年增加两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国家大科学中心与省科学院有新进展

  广东过去长期缺少国家级科研资源,而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创建的国家大科学中心一个个来粤落户,包括东莞“散裂中子源”、江门“中微子试验站(二期)”“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和“强流重离子加速装置”。广东省依托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建国家大数据科学中心。随着这些项目几年后陆续建成,项目及其所吸引的全球科学家,将为广东省科研增添难以估量的威力。

  2015年6月成立的省科学院,将打造成广东省产业技术创新与重大成果转化的高端枢纽。该院迄今已经落实了一批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7个、领军人才10人,并与一些地方政府达成共建创新平台的协议。

  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广东省连续五年实施“珠江人才计划”,共引进117个创新科研团队,聚集高端人才850多人,吸引各类人才6000多人。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