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本市宜林荒山5年内将全部披绿
2016-02-16 09:03:30
 

  原标题:还剩最后20万亩,本市向山区造林“困难地”发起总攻 宜林荒山5年内全部披绿

  京郊大山里,想找种树的地方越来越难了。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经过60多年的持续绿化,北京宜林荒山还剩最后20万亩。“十三五”期间,这些山头将全部披上绿装。

  过去5年,本市山区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太行山绿化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5.38万亩。随着新造林的增加,全市山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5.7个百分点,达到56.65%。

  树越种越多,适合造林的空地越来越少。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全市71%的宜林荒山已实现绿化,还剩最后20万亩宜林荒山将在未来5年内披绿。不过,和此前的山区绿化地相比,这20万亩基本上都是造林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土壤贫瘠,岩石裸露,距离水源地也比较远,树木成活不易,林业上称为“困难地”。

  “虽说是‘困难地’,以科技手段作支撑,仍可以实现较高的成活率。”这位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的经验摸索,本市的山区“困难地”造林已有了一套成熟的技术规程。挖坑整地、引水灌溉、树种选择都有相应的指导标准。以树种选择为例,因为“困难地”普遍土层薄,干旱少雨,造林首选油松、侧柏、臭椿、山杏、山桃、栾树、黄栌等适应能力强、耐旱的乡土树种。为提高成活率,在具体实施造林时,还要在树苗根部的土坨里掺上生根粉、保水剂,并在树苗叶面上喷施抗蒸腾剂,以起到保湿、保肥、保水、促进生长的作用。

  2016年,本市山区造林将完成6万亩。到2020年,20万亩宜林荒山绿化将全面完成。北京大规模的山区造林将告一段落。

  针对当前山区人工林普遍存在的栽植密、生长慢、树种单一等问题,本市近年来已启动了森林健康经营工程。“十二五”期间完成林木抚育300万亩、低效林改造9.4万亩。未来5年,还将完成林木抚育和低效林改造400万亩。(王海燕)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