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一次挑战传统的体验
2016-02-16 08:43:25
 

  近日,喜闻由我市戏曲评论家、作家刘连群先生创编的京剧《香莲案》已被拍成艺术片,在激动与兴奋的同时,也对艺术家们为京剧的传承和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致以谢意。

  早在该剧创编之初,我便有幸在滨湖剧院观看了天津京剧院的精彩演出。观剧后给我的心灵冲击和艺术享受,虽已过3年却依然难忘。这出戏的故事本来早已家喻户晓,前辈众多艺术家合演的《铡美案》,更是得到广大戏迷的推崇。但编导者敢于大胆创新,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在人物塑造、唱腔设计、舞台效果上,均有突破性的再创造,实属难能可贵,堪称是一次挑战传统的成功体验。归纳起来,该剧具有“一老三新”四大特点。

  所谓“老”,即是该剧包括编剧、导演、唱腔和音乐设计在内的创作团队,集中了当今京剧界的老艺术家和老前辈。除编剧刘连群先生之外,还有导演白云明、唱腔设计续正泰、音乐设计著名鼓师李凤阁,以及担任艺术顾问的程派名家李世济,可谓名家荟萃,实力雄厚,水平一流。

  而所谓三“新”,一为人物塑造新。该剧在创作过程中,对于秦香莲、陈世美、包拯三个主要人物的塑造上,在保留原来基本形象的基础上力求出新。特别是秦香莲这一人物的性格,在原有的贤惠、善良之中,又加入了坚韧、果敢和不屈的成分,更加突出了她的坚强和反抗。特别是当包拯在面对皇权压力,对是否处决陈世美左右为难、举棋不定的关口,她提出“撤诉”请求,宁可一人蒙冤受屈,不让百姓痛失好官的大义选择,较之传统戏里用指责“官官相护有牵连”来激将包拯的方法,更加有深度,有内涵。另外,剧中还对店家张三羊、家将韩琦等次要人物,增加了许多念白和唱段,使这些人物更加丰满,也为全剧增色不少。

  二为表现的手段新。该剧的舞台设计和表现力方面,在保留传统京剧一桌二椅模式的同时,大胆采用了现代的灯光、投影技术,丰富了京剧舞台的表现方式,如开场时,用投影表现皇宫门前的宏大场面,让人感到了皇权的威严。在陈世美夜探店房回忆香莲做寒衣时,运用了类似影视剧的表现手段,由一束追光在舞台上再现了香莲缝制寒衣的情景,更让人耳目一新,很适合当今人们的欣赏口味。

  三为演员阵容新。该剧基本上由京剧团的青年演员担纲,除了扮演秦香莲的程派新秀吕洋之外,扮演陈世美的杨派老生凌珂。扮演包拯的裘派花脸王嘉庆,以及扮演韩琦的麒派老生王志刚,都是近年来活跃在京剧舞台的后起之秀。他们在继承流派艺术上均有突出表现,均在全国青年京剧电视大赛中试过身手,其中,吕洋还是戏曲“梅花奖”和全国青年京剧电视大赛的金奖得主,在国内程派青衣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青年演员的崛起,也标志着天津这片京剧热土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由于这些特点集于一身,使得该剧在积极创新的基础上,不失传统京剧的本质,吕洋在唱腔和水袖表演上浓郁的程韵令人大饱耳福、眼福。而在凌珂、王志刚的演唱中,我们依稀能够品出一些传统戏《白帝城》和《追韩信》的余音。京剧《香莲案》艺术片的成功拍摄,必将进一步放大该剧在创新与继承方面的示范效应,给当前倍受其他娱乐形式挑战的国粹京剧一个很好的启示。如何让古老的民族艺术焕发生机,适合当下观众的欣赏习惯,吸引更多的观众,特别是中青年观众走进剧场,是京剧界和爱护京剧艺术的人士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我们期待更多、更好的具有挑战性的体验,早日展现在舞台和银幕上。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天津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