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新华全媒头条:“南极人”怎样过大年?
2016-02-08 17:42:24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题:“南极人”怎样过大年?

  新华社记者荣启涵、朱基钗、张紫赟

  除夕,万家团圆,但总有些人无法回到亲人身边。

  全球华人共同迎来丙申猴年春节的时候,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正在地球一端的冰雪世界执行科考任务。记者通过远程连线,带你看看“南极人”如何迎新春、过大年。

  【镜头一】“雪龙”号极地科考船

  地点:南极罗斯海

  --除夕前,他们创造了新纪录。

  6日,环绕南极大陆航行的“雪龙”号抵达罗斯海开始科考作业,停泊在南纬77度47分、东经166度16分海域,创造了中国船舶到达地球最南纬度的新纪录。

  罗斯海是南太平洋深入南极洲的大海湾,是地球上船舶所能到达的最南部海域之一。

  “现在,船上搭载的81名科考队员和船员,已经是位于地球最南的一群中国人了。”科考队领队秦为稼说。

  春节期间,“雪龙”号上的科考工作仍在继续。6日,科考队大洋考察队冒着寒风,将一个多波束无人艇从后甲板下放到罗斯海中,进行海底深度勘测。

  --他是来南极次数最多的中国人。

  今年56岁的“雪龙”号水手长吴林,参加过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并亲身参与南极长城站的建设。他是“科考圈”里来南极次数最多的一个,今年已是第20次在南极过春节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在南极过年了,希望站好最后一班岗。”按规定,吴林已经达到船员出海的最大年龄。早上8点,吴林准时到货舱,对货物的绑扎进行例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这位老水手说:“最大心愿是能和家人一起过个年,等圆满完成这次任务,一定要好好补偿家人。以后年年在家过春节!”

  --南极过年的“90后”。

  “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来南极,第一次不在家过年。”厦门大学“90后”在读研究生张琨,是船上3名女队员之一。她的工作是在南大洋进行海洋化学考察。

  天气越来越冷,船舷上的海水培养箱开始结冰,地上蒙了层湿滑的冰碴。她仍每天坚持到船舷上,顶着海风小心翼翼地进行海水走航采样作业。

  “过年了,我在船上并不孤单。反而是爸爸妈妈……”张琨说,除夕夜她用卫星电话向父母问候。

  随着春节临近,“雪龙”号的年味渐渐浓起来。

  “饺子一包,年味就有了。”吴林笑嘻嘻地说。6日下午,大家聚在餐厅,和面、擀皮,一边包饺子,一边有说有笑。

  “蓝冰白雪银装素裹新年至,碧海丹舟金猴灵动万象新--南极迎春”“金猴迎春系百家思念,雪龙送福跨万里海域--极地跨年”……“雪龙”号展厅里,科考队员自己创作、书写的红色春联,点燃海面上的喜庆气氛。

  “雪龙年夜饭”开席了,虽然看不了春晚,但“雪龙号春晚”如期上演。极昼的日光里,起伏的海涛伴着他们度过了一个别样的春节。

  船舷外,巨大的冰架若隐若现。远处,海拔3794米的埃里伯斯火山,冰雪覆盖。

  【镜头二】南极中山站

  地点:南纬69度

  二十多天的跋涉,吨级雪地车组成的车队,遇到过白化天、软雪带、暴风雪、冰裂隙……时时危险,步步惊心。现在好了,他们到“家”了。

  农历羊年的最后一天,由38名勇士组成的两支内陆队--昆仑队和格罗夫山队,完成此次南极内陆科考任务,顺利返回中山站。

  两个月前,2015年12月15日,这两支队伍在嘹亮的国歌声中集结完毕,向南极内陆进发。

  --近两个月的时间,昆仑队深入内陆1200多公里抵达南极冰盖之巅的冰穹A(4093米)并来到中国昆仑站,期间开展了深冰芯钻探、冰盖断面冰川学考察、冰盖浅层结构及形态观测等一批科考项目。

  12月30日他们抵达昆仑站的当天,记者从“雪龙”号上拨通了电话:

  “现在海拔多少?”

  “4087米。”

  “温度呢?”

  “零下33度。”

  昆仑站于2009年建成,是我国四个南极考察站中唯一纬度超过南纬80度的考察站,昆仑山高耸奇峻,取名寓意此地环境最为艰苦。

  --格罗夫山队抵达平均海拔2000多米的格罗夫山地区,64座岛峰浮出冰原,晶莹奇绝,犹如仙境。这里流传着一句名言:“你在格罗夫山的每一步,都可能是人类的第一步,也可能是你的最后一步。”突兀陡峭的蓝冰悬崖、隐匿于无形的冰裂隙……随时,可以吞噬一切于无声无息。

  过去的两个多月像一场梦。7日中午,回到距中山站东南10公里的出发基地,中山站的队友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队员们紧紧相拥,隔着厚厚的工作服,互相捶打致意。

  中山站站长汤永祥说:“中山站要为内陆队的勇士们接风洗尘,祝贺他们凯旋。今晚我们一起欢度春节,在遥远的南极感受家的温暖。”

  为了迎接新年,中山站40名队员们早就开始了大扫除。综合楼里张灯结彩,写对联、剪窗花、挂福字、包饺子、用网络看春晚……中山站的春节味道,让蓝白相间的南极世界,燃起了喜庆的“中国红”。

  【镜头三】:“万里连线”

  他们是科考队员,也是各自家庭中的父亲、儿子、丈夫。猴年春节到来之际,新华社记者走访了部分科考队成员家属,为他们带来了视频版的“万里连线”。

  --地点:安徽省广德县

  屋外鞭炮声此起彼伏,厨房灶台上的锅里正卤着鸡。姜华的父母正在剁肉馅准备包饺子,父亲姜珍发指着桌上的茄子念叨:“姜华最爱吃油焖茄子了,虽然他在南极工作,不能回来过节,但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准备这道菜。”

  姜华,32岁,上海宝钢公司的一名工人。不过,这个工人不一般,他还是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队员。作为土木工,这已经是姜华第六次参加南极科考了,从长城站改造扩建、泰山站的建立到昆仑站收尾工程,都有姜华的一分力。

  在科考队,大家都叫他“华仔”。昆仑队队员戏称,“华仔是内陆最可爱的人”:他对人坦诚、热情,自学成才的理发技术出了名的好,队员们的光头几乎都出自他的手。

  姜华的妻子朱丽华说,自从2009年结婚以来,这是姜华因为参加南极科考第四次不能在家过年了。

  如今,他们的大女儿姜沛雯已经6岁了,小女儿姜婧雯也19个月了。由于工作,姜华陪伴她们的时间很少。几天前临睡下的时候,姜婧雯忽然指着墙上的照片大声喊:“爸爸,下来!下来!”

  说着说着,朱丽华眼圈红了。她说,唯一要求是希望姜华一周至少和她联系一次,让家里知道他安全。

  --地点:甘肃省兰州市

  兰州冬日寒风刺骨,郭瑞把家里收拾的温暖整洁,为了哄女儿开心,墙上特意贴了两只可爱的小猴子。而此刻,她的丈夫--中科院寒旱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4岁的副研究员李传金刚刚结束内陆科考,返回中山站。

  师兄与师妹的故事,是校园恋情里经久不衰的“曲调”。一起在中科院读书的李传金和郭瑞,也是这样一段佳话。2009年两人喜结连理,2012年有了可爱的女儿“熊猫”。

  “因为李传金长得像熊猫,女儿从内到外都像爸爸,我就给她起了这个乳名。”郭瑞怀里揽着女儿,满眼笑意。

  熊猫出生后两个月,李传金就参加了中国第29次南极科考队远赴南极。那次科考,他与团队一起成功完成了深冰芯取芯钻探工作,标志着中国第一个深冰芯钻孔正式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开钻。

  等返回家中,孩子已经8个多月大了。半年没见女儿的李传金扑上去要抱“熊猫”,却把孩子吓得哇哇大哭。

  “因为是同行,或许更能理解他。”可是郭瑞说,心中总难免有些辛酸。

  看着记者带来的南极连线视频,“熊猫”很兴奋,这是她第一次看到爸爸工作的场景。

  “熊猫想不想去南极啊?”

  “想,想和爸爸去。”熊猫抱着爸爸买给她的毛绒玩具,使劲点头。

  --地点:北京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王刚毅和王挺父子俩,就是“南极科考圈”里一对有名的“父子兵”。

  “这些楼以前都没有,我去的时候这里还在打地基呢。”看着记者带来的视频和照片,熟悉的场景让王挺禁不住回忆起9年前。

  2007年是国际极地年,因为863机器人专项需要测试机器人在南极考察中的应用,王挺有机会参加了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负责在中山站航测无人机对海冰皮温的观测。

  回国后,王刚毅听儿子讲完在南极的故事,被深深打动,非要王挺帮他报名试试。这一试,让王刚毅与南极结下了不解之缘。

  原是一家国企老技工的王刚毅,技术过硬、吃苦耐劳,身体素质也好,很快被选中前往南极负责中山站水暖设施的运行和保障工作。

  今年,是王刚毅第二次在中山站越冬,也是他第四次在南极过春节了。“每次越冬天黑无趣,他就用建筑废木料雕企鹅、刻葫芦,给自己找乐子。”王挺说,父亲性格开朗直率,越冬也不会闷得慌。

  除夕这天,王挺和母亲在家里,用四川老家寄来的香肠、腊肉做了顿地道的四川美食。“老爸肯定思念家乡菜,不过在船上就只能靠‘老干妈’解决了。”王挺说,在南极越冬,蔬菜依旧非常有限,食物多以冷冻肉、鱼为主。

  此时,在南极,59岁的王刚毅却乐乐呵呵地说:“估计是这辈子最后一次来南极,能多待一天就待一天。不仅是来贡献南极,也是来享受南极。”(更多报道,请扫描新华社摄影部所发“新华全媒头条”二维码,或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社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