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戚家军群猴火攻倭寇
2016-02-08 02:40:50
 

  跟猴有关的吉祥意象很多,而且“猴”与“侯”谐音,古人们由此联想到了“马上封侯”、“封侯拜相”,比如画一匹马背上坐着一只猴;又或者一棵树上有只猴,还有蜜蜂,树下跪着象,这些都是为了表达美好祝愿。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可能是人们最为熟悉,也最感兴趣的猴形象。吴承恩正是根据传说故事,又添加了自己的想象,才塑造了孙悟空这样一个艺术形象,说它是花果山上的美猴王,是齐天大圣,巧取定海神针后,手持金箍棒,火眼金睛,能够识破妖魔,最后保护唐僧成功取得真经。而孙悟空这只猴,在人们心目中,就是一个充满智慧、武力超高、敢于斗争的热心肠形象。

  不过,有名的猴故事不止于此,在浙江沿海地区,还流传着一个群猴火攻倭寇的故事。

  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沿海经常有倭寇上岸烧杀抢掠、袭扰百姓。当时守卫沿海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戚继光。在戚继光的统帅下,戚家军奋勇抗敌,抵制倭寇,但有的时候人手不够,这让戚继光很是苦恼。为了抗击倭寇,戚继光想出一计,在倭寇来袭的时候,率军假装败退,引敌人深入当地的深山之中。因为要让倭寇们上当,戚家军一路上丢弃了不少盔甲和枪支棍棒。山中的猴子看到这些丢弃的物品,纷纷捡起来舞弄。当猴子们看到随后追赶而至的倭寇,长相、打扮都和以前它们看到的人不一样,激怒之下的猴子误以为来了妖怪。于是猴子们就用捡到的物品丢打倭寇,戚家军则借机放火,最终一举打败倭寇。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人们常说,戚家军的胜利,猴子也是出了大力的。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晨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