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中文导报:2016中国节尽显在日华人气魄和力量
2016-02-05 11:12:00
 

  1月30日,众多华侨华人前往日本东京市中心的地标建筑六本木大厦,参加在此举办的“2016中国节”活动,感受家乡“年味”的热情。图为在日侨胞艺术团体登台演绎太极扇。 中新社记者 王健 摄

  中新网2月5日电 日本中文导报2月第一期刊发社论《2016中国节尽显华人气魄和力量》。社论说,2016中国节作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交流公益活动品牌,为在日华人社会的整合与攀升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契机。从中国节可以看出,越来越多华人愿意展现自我、奉献社群,他们的才华和能力需要在足够大的平台和载体上得到释放。

  社论摘编如下:

  “2016中国节”(China Festival)圆满成功 ,在日华人以非凡的气魄和团结的力量,为社群发展史掀开了精彩的新篇章。

  1月29日傍晚5时,“2016中国节”在东京六本木盛大开幕。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日本原首相福田康夫等为中国节剪彩并致辞。本次中国节活动,旨在通过文艺演出、文化展示、美食物产、旅游推介、企业宣传等方式,搭建日本民众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平台,促进中日民间交流,增进两国民众友好感情。

  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在日华侨华人总动员,以自己的巨大热情和倾情投入,挥洒中国文化风采,展示社群整体形象。中国节是华人自己的节日,也是华侨华人与日本国民分享友好加深理解的节日。正如中国节的口号所示,这里展示的是“热情中国、开心中国、潮流中国”,营造了持续发展的中国印象,表达了开心愉悦的中国心情,传递了最新潮流的中国信息。

  生动而充满活力的中国节,离不开中国大使馆的热心支持,离不开国内艺术表演团体的大力声援;中国节是广大华侨华人在日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的产物,也为华人社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中国节获得成功,是日益扩大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展现,也是大型中国民俗文化活动在日本各地涌现后水到渠成的产物。伴随着中国国力增长,文化影响力扩大,以春节为载体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走进日本成为潮流。在日本,横滨、神户、长崎各地中华街长年举办春节庆贺活动,已成当地新民俗,也是日本地方国际化的象征。21世纪以来,名古屋春节祭、大阪中秋明月祭、新潟春节祭等新兴社群活动风起云涌,渐成风潮,东京首都圈的华侨华人也曾在2011年举办过“中国文化节”。正是在这样的社群文化基础上,“2016中国文化节”应运而生,也为华人社会的发展开启了新里程,树立了新示范。

  其二,中国节获得成功,得力于社群的气场和组织的力量。作为主办方,在日中国企业协会和全日本华侨华人联合会出钱出力,功不可没。特别是全日本华侨华人联合会,已是汇聚了40多个社团侨团的华人综合体,全华联拥有的动员力和组织力,超越了任何个人或单个社团的能力,具有一呼百应、群起响应的号召力。在日华人社会藏龙卧虎,人才辈出,但是优秀的个人才艺和社团能力只有通过系统的渠道,以组织化的形式,才能汇入华人社会的文化洪流,为社群的整体性发展推波助澜、增光添彩。在这方面,全华联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中国节就是多年积累的一次大爆发。

  其三,中国节获得成功,离不开有热情、有担当的广大华侨华人的投入和支持。华人社会的发展,往往需要通过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活动而跨越台阶,获得提升。任何美好的理念和宏大的企划,都离不开富有热情、勇于担当的个人和社团的积极参与。在日华人的条件得天独厚,就在于有这么一批有想做事、有担当的骨干,就在于有越来越多想奉献、有热情的社团和个人。无论是组织核心、表演团队,还是工作人员、志愿者,都是热情的化身,有了他们的投入和奉献,中国节才得以众擎易举,才能够水到渠成。

  其四,中国节获得成功,证明了仪式感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社群的平台建设、载体建设更需要多方的关注和投入。在日华人作为一个不断提升、走向成熟的社群,正在积累共同记忆、建设共同仪式、生成共同传统、承担共同的责任感。在这个过程中,具有凝聚作用和指标意义的社群仪式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从自发到自为,不可或缺。中国节、春节祭,这些充满中国元素和华人内涵的社群品牌,将在持之以恒的投入和积累中成为新的民俗标本,成为连接社群的牢固纽带。从中国节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华人愿意展现自我、奉献社群,他们的才华和能力需要在足够大的平台和载体上得到释放,这对华人的社团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岁月有情,追逐中国梦想;星光引路,照亮华人前程。2016中国节,创造了出色的场景,提供了丰富的机会。改革开放以来,在日华人社会经过近30年的发展,走过了适应环境和树立目标阶段,走上了整合社会资源、建构社会模式的攀升道路。2016中国节,作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交流公益活动品牌,为在日华人社会的整合与攀升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契机。(作者:申文)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