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炒菜”机器人在哈尔滨首秀厨艺
2016-02-04 09:58:09
 

  新华社哈尔滨2月4日电(杨思琪)在油龙头自动加油、油锅自动热锅之后,一手“端肉”、一手“端菜”的“御厨娘”“听”着电脑发出的语音播报,投放肉、菜、调料。仿手臂设计的拨叉像大厨的“大勺”一样在锅里不停翻转,一次最多可以“炒”出50斤的蔬菜。

  这位技艺娴熟、动作麻利的“御厨娘”,是黑龙江发现者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新推出的一款厨房机器人。

  “操作者只需要准备好主料和调料,然后点击控制屏幕向机器人发出指令,其余的工作全部交给机器人完成。”该公司副总经理李辉介绍说。

  按照预先输入的配方和程序,厨房机器人使“炒菜”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和标准化,而且具备烧、熘、炖、煸等多项功能。李辉指着正在忙碌的机器人告诉记者:“这台机器目前输入了100多道东北菜,下一步准备输入300道菜,包括中国‘八大菜系’中的不同风味,操作者也可以依据个人口味对程序调整。”

  记者发现,在烹饪大师和营养专家的“教导”下,厨房机器人随后加工出的“西红柿炒鸡蛋”“土豆炖排骨”等几道家常菜,也沿袭着低油、少盐的特点,颇符合“养生之道”。

  奔跑抢球、点菜端菜、预报天气、语音交流……机器人在高科技发展迅速的中国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角色。即便如此,厨房机器人的问世还是给人们带来不小惊喜。“动动手指头就能炒菜做饭,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家住中国东北的于桂兰女士说。

  据了解,发现者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生产的机器人主要用户是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等就餐人数比较集中的集体食堂。根据测算,厨房机器人大约可节省30%以上的人力成本、10%以上的调料成本及15%以上的燃料成本。

  李辉说,一个约一百人就餐的食堂以往通常需要四到五名厨师和两三个帮手。使用机器人,有两个人洗菜和备料就够了。“公司计划明年推出适合家庭使用的厨房机器人,让更多家庭主妇们远离劳累和油烟。”

  自2015年11月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首次亮相以来,厨房机器人已经从概念变成眼前操作简便的实用工具。

  在该公司董事长葛文化的规划中,厨房机器人将走出国门,出口到更多喜爱中餐的国家和地区。“通过把烹饪大师作品‘批量复制’的机器人,能让更多外国人品尝到丰富细腻的中餐。”他说。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社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