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了多年的老手艺,怎么能终结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这是此次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感慨。对于如何复兴大鼓凉伞,漳州的老艺人有着诸多想法。
“对大鼓凉伞的传承,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进行探索创新,不断为其注入活力,以促进其持续发展。”龙海市文化馆老艺人陈志光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不少民间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振兴大鼓凉伞,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新。其中,以龙海市芗剧团创办的小百花大鼓凉伞队最为典型。
当时,小百花大鼓凉伞队请来本土舞蹈教师吴清岳执导。吴清岳对大鼓凉伞表演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了改革创新。
“我们把握住大鼓凉伞粗犷豪迈、气势恢宏的这一基调,围绕鼓伞这一对主角进行形式重构。”陈志光说,以往鼓伞表演以一鼓一伞为主,改革之后最多时达到20多对。此外,他们还对表演角色进行了转换,把“大伯大妈”换成了“美丽村姑”,把四男四女敲锣伴舞改成清一色少女翩翩起舞。
为了突出鼓伞对舞,创新者对伴舞角色也进行了调整。“我们以多鼓多伞的对舞、群舞为主轴,把其他伴舞调整成一个以古代元帅装扮的男子擂打高脚大鼓,两边各一名敲锣打钹的校尉,使大鼓凉伞的鼓伞主舞更加突出,更加协调统一。”陈志光说,形式重构后,既保留了大鼓凉伞的原生韵味,又增添了恢宏热闹的看点。
同时,小百花大鼓凉伞队还注重拓宽表演内容,灌注时代气息,在节目包装上逐步趋向时尚。40名表演者都是清一色的俊男靓女,他们的鼓伞、服饰、道具通过整体设计、合理搭配,在自我包装上更臻完美,趋向时尚。经过改革创新的大鼓凉伞,终于登上了大雅之堂,在民俗节会、奠基庆典、广场文化等活动中频繁亮相,在文化市场上大显身手。
在陈志光看来,漳州大鼓凉伞要真正得以复兴,光靠民间艺人的努力还不够。陈志光建议,大鼓凉伞表演应当从自娱自乐的小圈子跳出来,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文化部门应当鼓励村、企业、个人兴办大鼓凉伞表演队,确定经营者与经纪人的地位,并赋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尝试进行市场化运作。”陈志光说。
本报记者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