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严查“骗补”之外, 更需理性思索
2016-02-03 03:19:40
 

  徐蒙

  最近,国内新能源车行业,突然从人人叫好的“香饽饽”,变成争议四起的焦点。

  将新能源车推上舆论风口浪尖的是“骗补”事件。据称部分企业数据造假骗取财政补贴,形成所谓“新能源汽车骗补产业链”。对此,近日国家相关部门表示已开始组织专项检查,将对查实的“骗补”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所谓“骗补”,即一些新能源车企业造车,但并不真正把车卖给消费者,而是通过“左手卖车、右手买车”“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循环使用”等手段,仅通过骗取财政补贴实现盈利。

  “骗补”事件,引起公众对中国制造业,尤其是新能源车这样的新兴产业前途的担忧,责问是不是又患上“补贴依赖症”,从而离市场化越来越远,最终走到苟且钻营的地步。而在“骗补”之后,损失的不仅仅是政府财政,更是新能源车行业的声誉。

  除了“骗补”,新能源车产业在生产环节还存在因为小散乱而简单粗放、污染严重的现象;销售环节则曾被曝光无牌上路、销售不符合电动车标准和售价极低的低速电动车;使用环节中有拿着各种补贴优惠,却被“一键切换”成燃油车的混合动力车。这些披着绿色外衣的产业,不仅没有给生态环境带来正面影响,还在迅速消耗公众的信任。

  怎么应对这些乱象?首先自然是对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对监管漏洞及时补上。而对“补贴依赖症”等情况,需要政府转变扶持方式。实际上,目前我国对补贴也开始实行退坡政策,逐步撤去“拐杖”,促行业和企业在市场优胜劣汰中真正成长。

  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理性看待。行业乱象并不可怕,怕的是因为一些乱象,让刚刚上路的新能源车走向末路。目前,新能源车产业仍处于新生期,全球汽车工业发展历史表明,电动汽车近百年来受到燃油汽车制造巨头、石油巨头联手的无情打压,这个行业本身已非常脆弱,今天的逐渐兴盛,来源于长期以来政府和公众的不懈推动;今后新能源车要继续发展下去,生态环保的公众利益要最终得以实现,外部推力不可或缺。

  面对乱象,正确的引导、知识的普及、谬误的澄清,同样重要。最近伴随乱象的,是人们对新能源车的一些质疑,比如认为新能源车除了“骗补”之外,还给城市“添堵”;又如电动车看似零排放,其实污染更严重等。这些观点或偷换概念,或不符合实际,但又极易左右公众态度,需要及时公正的回应,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