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四川藏区九寨沟县村民现场领两千万元“年终奖”
2016-02-02 18:42:33
 

  新华社成都2月2日电(王迪、刘彦荣)距离春节还有一周,四川九寨沟县罗依乡2900余名村民领到了近两千万元的“年终奖”。

  2月1日,罗依乡举行了2015年度土地流转费暨劳务工资发放仪式。在乡党员活动室前,川玖集团公司和九寨沟县罗依乡鑫海种植合作社把1950万元现金堆成了山。810户村民挨个排队,兴冲冲地等着一年辛苦的酬劳。

  土地流转已让这个偏远的藏族村落找到了致富新路。2015年,全乡完成流转规模经营面积已达11100亩,相关项目帮助当地和周边近千余人就业。当年,全乡人均收入较2013年增加了6700元。

  罗依乡党委书记李勇说,全乡至今流转了11100亩土地,占全乡耕地面积的一半。农民通过合作社把土地租给公司,而公司为农民提供培训和岗位。这些土地被用来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种上了有机蔬菜、向日葵、酿酒葡萄和李子。

  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中国土地改革方向的目标:中国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如今,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向罗依乡一样尝到了土地改革政策的甜头。

  “我家共流转11亩撂荒地给公司,都是每亩500元。既收土地租金,又能在基地打工,收入比以前多了几倍,更关键的是还能照顾身患重病的公婆。”谈到现如今的产业开发和土地流转,罗依乡大寨村贫困户王三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在把土地租给公司以前,王三女一家全年只有6000元收入。全家6口人中,3个人身患重病,2个孩子还在读书。全家由于没有劳动力,所有的收入只能靠自己打点零散工维持。而今年光土地流转收入就有5500多元,另外还在基地里打点工,两项加起来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

  “大家还是喜欢‘真金白银’,看见自己赚到的钱更高兴。”李勇如是解释发放现金的原因。“另外,有些人本来对流转土地还心存疑虑,转不过弯。但是看到别人领钱,他们马上就回心转意了。”

  李勇回忆,从90年代起,罗依乡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大片的土地被撂荒。“以前大家都种玉米、土豆,赚不到钱。道路又不好,收了也运不走。”

  现在,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渐渐都回来了。男人在基地干活一天100元,女人一天80元,这样的收入已经赶上在城市普通打工的收入。

  “明年五月我们的‘经济干线’就修好了。”李勇说,“经济干线”是罗依乡新修的一条出乡干道,是一条7.5米宽的柏油马路。“经济干线”两侧就是大规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社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