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一代人的文化史、出版史
2016-01-25 05:57:09
 

《存牍辑览》范用 著中华书局

  文 史

  汪家明

  范先生在世时候,交给我一部稿子——他最后编纂的书稿:《存牍辑览》。这部书稿,他约莫编了五年,从2005年到去世(2010年9月14日)。

  熟悉范先生的人都知道,他平生编书的传奇中,其中一奇,就是保存了两千多封作者的来信,不是一般的保存,而是像档案整理那样,一封封贴在自制十六开的牛皮纸本上,总计52本;每本封面编号,并在正中贴一邮票(未付邮的),作为装饰;封二写有本册所存通信之人名录,是范先生一笔不苟、秀气的钢笔字;封底也有同样手写的名录,许多人名边上画了红圈或打了红钩,表示其人已经去世。同一人的信尽量贴在一起,同一类作者的信尽量贴在同一本之中。这些牛皮纸本和这些由收信者本人整理过的信件,可谓出版史上辉煌的一页。

  《存牍辑览》的内容,全部选编自这些来信。做了一辈子编辑,范先生却用了最笨的办法编纂这部书稿:五年间,他亲笔一封一封抄写选出的103位作者的375封信。信抄在三联书店编稿废弃的校样背面。不知为何,有的信重复抄了一遍、两遍、三遍;这样重复抄的信件,也有数十封,总计所抄不啻二十万字,摞起来半尺高。既是为了发稿,抄写一笔一画,不容潦草;抄写的同时,进行编辑加工,对一些旁人不明的词句加以注解;对一些套话或无意义的段落斟酌删节;对一些难认的笔迹作出判断。

  抄写之前,是选择:选哪些人?哪几封信?范先生在信纸上拟了一份又一份名单,在一份显然是最后的名单后面,仍注有“可能还不止这些人”的字样。你不能不惊叹范先生通信之广,一些陌生的名字,一查,竟是某一文化行当贡献非凡的人物。陈白尘选了16封,萧乾、楼适夷各选了12封,三位是范先生亲近敬爱之人;黄裳选了39封,唐弢选了35封,姜德明选了15封,三位都是藏书家,是“书痴范用”的书友。

  尽管如此,这些入选信件里还是披露了《傅雷家书》的来龙去脉,《读书》杂志的光彩与坎坷,《珠还记幸》题目的来由;保留了《随想录》、《懒寻旧梦录》、《云梦断忆》、《郑超麟回忆录》、《一氓题跋》、《聂绀弩杂文集》……一大堆书背后有趣或曲折的故事。其中也反射出范先生作为文化寻矿者、发现者的执着和赤诚,反射出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范用。那种人与书的难以割舍,编者与作者之间的相濡以沫,经历过无数磨难的书写者展开在纸上的丝弦一样颤抖的情愫和思绪,让人感动而又感慨。这不仅是一封封信函,分明是一代文化人的心灵史,是文化史、出版史一个侧面之缩影。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广州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