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辽宁盘锦整治村庄环境 美丽乡村留住乡愁
2016-01-23 09:44:02
 

  整齐的民居、整洁的街道、齐全的健身器材、米黄色的路灯、统一标识的小超市……走进辽宁省盘山县甜水镇九间房村,看着眼前这一切,怎样也想不到,几年前这里是全镇16个村中最脏、最乱、最差的村。当时村里到处都是粪堆、柴堆、杂物堆,鸡鸭猪满村跑。

  “说一千道一万,没有市里的美丽乡村建设,九间房村不会大变样。”村支书李长军说。九间房村是盘锦农村巨变的一个缩影。盘锦位于我国七大河流之一的辽河入海口,人均GDP居辽宁第二,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4万元,但农村环境是个短板。

  2013年起,针对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盘锦市启动“美丽乡村”建设,确立了“既要建设一流城市,又要建设美丽乡村,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市委书记孙国相表示,“我们按照尊重历史、尊重民俗、尊重自然的原则,对盘锦395个村庄进行环境整治,既让居民记得住乡愁,又满足群众过现代化生活的愿望。”

  盘锦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的投入力度,确保每年每村投入30万元,建立日常管理维护机制,选聘了近千名村屯保洁员,实现卫生天天清理、道路专人管护。

  “村子美了,眼界也上来了。”盘山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何桂立说,“比村屯环境变化更大的,是老百姓的审美观念、精神状态和生活习惯。”

  “以前垃圾出门就倒,随手就扔,现在把垃圾倒街上,屯里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你淹死。”九间房村孙桂香大姐说。

  在一些村庄,村民已经习惯垃圾分类。红岩村村民刘恒山一大早出门时,提着两袋子垃圾,一袋扔进了可燃垃圾箱,一袋扔进了厨余垃圾箱。在这个村,可燃垃圾送至垃圾气化站处理,厨余垃圾就地堆肥,有效解决了垃圾污染问题,目前全村157户都用上了清洁能源,成为远近有名的“生态村”。

  盘锦广泛推广垃圾综合利用。得胜村建成垃圾气化站,每年产气3万多立方米,消耗可燃垃圾和农林废弃物200多吨,不仅满足村民日常生活,还可用于冬季取暖。

  为保持良好环境,盘锦还推行村民自治服务。九间房村成立了老年协会,老支书郑明礼等9位老党员成为骨干。每天,老年协会的志愿者们都会在村里巡查,对全村环境进行维护和监管。“不是吹牛,如今的九间房村街上,想找个烟头都难!”郑明礼说。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