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为什么要限量
2016-01-22 08:36:42
 

  如今,琉璃工房在海峡两岸加起来也只有区区60多家门店,速度不是杨惠姗所追求的。琉璃工房作品的底部都有一个用钢钻镌刻的号码,表示这件作品限量制作的件数。为什么要限量?一件琉璃作品上市之前,至少经过六个月到八个月的设计、企划与制作的过程,皆是难以预估的投入。即使受到热烈欢迎,在极短时间里销售一空,琉璃工房也绝不继续生产。在琉璃工房浪漫的理想里,“琉璃”永远应深深依附在学习和领悟的过程中,是一种良知和自省。张毅和杨惠姗认为,只有节制了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作品无限制销售的可能,琉璃工房才能永远不断地创作。

  采访中,张毅和杨惠珊告诉记者,有一次,他们得到一件汉代琉璃,小心翼翼地拂拭掉千年的泥垢,恭恭敬敬地捧在手上端详,突然,轻轻“嘎达”一声,它断了。为什么2000多年都安然无恙,偏偏就在这一刻断裂呢?答案或许正如余秋雨在为两人的传记《今生相随》的序言中所言:“它已等得太久太久,2000多年都在等待两个能够真正懂得它的人出现。”同样,琉璃工房的使命,也是不断创造美好,等待知音,守候断裂,而不是无限量生产或限量抬价。本报记者 陈梦婕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福建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