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开往十三陵的地铁
2016-01-21 12:36:14
 

户力平

  刚刚开通的地铁昌平线(北段)是北京第一条通往远郊旅游区的地铁,全长10.6公里,设有6座车站,且每一座车站名的由来多有趣闻与掌故。

  南邵站位于昌平城区东约十里,元代以姓氏得名,称“邵家庄”。明洪武四年(1371年)徐达练兵北平,并遣沙漠遗民屯田于北平府管内之地,其所设昌平二十六屯中就有南邵屯。明隆庆《昌平州志》记为“南邵屯”,而清康熙《昌平州志》则记为“南哨屯”。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大军自居庸关向北京进发,沿途明军屯里的官军四散而逃,不久明朝灭亡,从此南邵屯被废弃,清代称“南邵村”、“南邵庄”,也称“南哨屯”,民国时期称“南邵庄”,解放后称“南邵”。

  北邵洼站位于昌平城区东约九里,明初设军屯,称“北邵屯”。明代中期形成聚落,仍称“北邵屯”,清代称“北邵洼”。民国及解放初期称“北哨洼”,后复旧称仍为“北邵洼”。“北邵洼”之称因与“南邵”相对而得,意思相仿,该地恰在营区北面,因地势较高而设哨所,故名“北哨屯”。因周边地势低洼,清代康熙年间形成大面积的苇塘,遂称“北邵洼”。

  昌平东关站位于昌平城区东部,历史上的昌平城东关旧址大致在今天城区东环路和鼓楼东大街交界的十字路口处。明景泰元年(1450年),在天寿山(十三陵)之南筑城,称永安城,为正方形,围长六里,城墙四角设有箭楼,因城北倚山,未设北门,故只有东西南三个门,俱是重门券城,内建城楼,外设箭楼,城墙高2.1丈。次年该城已初具规模,皇陵卫所首先迁入城内,之后又有昌平县衙以及儒学仓库等陆续迁入。各个城门均有明军戍守,最初由勋臣镇守,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改由副总兵守御,之后改设守备。清康熙年间在三个门上设置门额,东门额为“奠安燕冀”。东门外被称为“东关”。上世纪五十年代昌平古城遭到毁坏,城墙及墙上的建筑逐渐消失,而今已荡然无存。

  昌平站位于城区中心地带的政府街。昌平既是北京市的一个行政区域的名称,也是一个广义的地名。西汉时在此设“昌平县”,名称来自汉代的“昌平侯”,为“昌盛平安”之意。据《昌平山水记》所记,汉齐悼惠王子卬以昌平侯立为王,县名始见于此。由此说明“昌平”之名源自汉代贵族的封爵。另传,昌平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昌平是后羿射日所在地。自从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之后,大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为了感谢后羿,尧让族人将后羿射日的形象刻在后羿射日所站的山岗的岩石上,以供民众敬仰。后来经过甲骨文、象形文字时期、意寓加象形、仓颉造字等数千年的演变,这个后羿射日的形象就成为了现今的“昌平”两个字。“昌”字形源于落日相叠,“平”字形如箭上弓弦;其次“昌”字的一般释意为昌盛、兴旺等,而“平”字的一般释意为平安、平定、和平等。

  十三陵景区站位于昌平区北部,因临近十三陵而得名。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从明永乐七年(1409年)成祖朱棣卜定天寿山为“吉壤”后开始营建,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明王朝灭亡,历时230多年,前后兴建了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和思陵等十三座皇陵,也是历代帝王陵墓建筑规模最大,至今全国保存最完好的皇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昌平西山口站位于昌平城区西北约十里,历史上的西山口为明十三陵的十个山口之一,因所处的相对位置而得名。明代曾建有城垣、水门,并有重兵把守。今村址明代是昭陵园,专门生产供昭陵祭祀用的果品与蔬菜。明代灭亡后,园囿消失,清代形成村落时,是由杨宅、后营、前庄三个相对独立的聚落组合而成,因村址临近西山口,遂称西山口村。村北曾有明代万历十八年(1590年)重建的古刹圆通寺,现仅存遗址。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