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控车有没有用?外来污染影响有多大?三位专家作答热点问题 “治霾”那些事,还是要多讲讲科学
2016-01-21 07:36:05
 

  ■本报记者 唐烨 徐蒙 陈玺撼

  上海车牌拍卖、北京车牌摇号,对车辆总量的控制会对空气治理产生多大影响?提高油品、降低污染物含量会增加成本,环保与成本、能耗的对立如何破解?上海这两年冬季频遭严重雾霾,来自长江流域与北方其他城市的影响有多大?昨天在本报举办的第二场上海“十三五”规划大讨论中,来自环保领域的专家与企业家直面这些尖锐又被广泛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和探讨。

  限制汽车不是治霾良策

  汽车尾气被认为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上海、北京等地区近年出台了车牌拍牌、摇号等政策,但专家认为,限制汽车增长,并非治霾良策。

  “这些措施主要出于交通密度考虑,从治理雾霾本身来说,实际上并没有多大贡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学院院长王岩松指出,问题的核心在于对整个PM2.5贡献度比较大的环节,应该去加大力度整治,而不是在其他环节上过多纠结。

  环境专家、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伏晴艳也赞同这一观点。“这些措施并非环保政策,主要出于缓解拥堵的考虑。通过这些措施,使上海机动车增长速度放缓,那么几年后,就能有更新的环保技术出现。从这个角度看,限制汽车增长是为环保留出了一定的空间。但限制汽车增长,满足不了民众的需求,更多还是应该在交通规划设计上做文章。比如,上海、北京的道路交通设计还与欧洲发达国家有差距、公交系统使用率还很低,建议将精力集中在公交的指引上。”

  专家认为,发展电动车是大方向,可以彻底改善排放问题:在末端,电动车可以实现零排放; 在起始端,电力生产已能做到接近零排放。“现在关键还是在电池等技术问题、充电桩安装等体制问题上有所突破。”王岩松说。

  有些治污成本不应转嫁

  “减少汽车排放,更应重视油品品质的提升,而不是让个人开车减排。对于污染治理,有些成本不应转嫁给民众。”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冯伟忠亮出观点,我国油品品质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但有炼油厂反映,如果要增加油品标号,或降低污染物的含量,成本将大大增加。

  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在他看来,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降低油品中的污染物含量,同时又不增加社会成本,是可以做到的。

  “我们往往认为环保是与成本、能耗对立的,但外高桥第三发电厂用实践证明,通过技术创新,把两者和谐起来是可能的。电力已经开了一个头,炼油厂应该行动起来。同时,后续产业要跟进,比如汽车、轮船行业要改进设计,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环保治理,不仅要抓住源头,还要抓住关键因素。冯伟忠讲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引起在场观众的共鸣。“清华大学有个研究团队做过调查发现,某地大气中PM2.5的浓度,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粉尘关联性不大,主要与氮氧化物关系密切。但政府为了降低雾霾的浓度、改善大气质量,把电厂全部关了,城市原来的电力供热,变成了天然气供热。但天然气排放的氮氧化物是电力的两倍。结果,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上升了,雾霾也越治越‘霾’。因此,政府要少点‘拍脑袋’政策,要用科学的办法抓住治理雾霾的关键因素。”

  外来源影响不用太纠结

  外来“脏空气”对上海空气污染的影响有多大?对这个很多人关注的话题,伏晴艳表示,外来源对上海空气质量影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老百姓不用太纠结于此。

  “第一,外来源的影响受到气象条件变化影响较大。比如,2015年受厄尔尼诺影响,冷空气南下后就比较容易附着在长三角地区,对南方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就会加剧。第二,受到上游输送路径上各个城市排放量的影响,近年来,北方城市及上海周边城市都在加大污染治理,理论上,输送到上海的量就会比往年少一点。但不等于它对我们下游城市的贡献一定会减小,因为还与出现频率有关。第三,如果本地的污染源是削减的,外来污染源的贡献就会越来越多。”

  不过,伏晴艳指出,现在冬季上海空气污染中,如果是重度污染天,雾霾进一步加重达到比较高的程度,一定是有外来输送的因素。因此,区域的联防联控很重要。“联防联控重在改善本地的空气质量,而如果你把自己家里的事情做好了,其实你就做好了对邻居的影响。”

  现在国内区域污染呈现出新的变化,即污染不是局限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圈内,因此我国污染治理与联防联控中,要分片区。“虽然每个地区治理空气的时间与进度不一样,但大家连片后,可尽量在大的污染治理上步调一致,最终就能改善对周边的影响。”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