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景宁精准扶持激活群众文化
2016-01-21 03:55:47
 

  本报景宁1月20日讯 (通讯员 严慧荣)纯正的畲族山歌唱起来,热闹的三句半敲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腊八节刚过,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东弄村举办的新年晚会上,畲民们纷纷展示了各自的拿手绝活儿。这场别开生面的演出,有个特殊的由头——一个全新的文化小广场在该村落成,音响等舞台设备由景宁县文化广电出版局为其配备齐全。

  地处浙闽交界的景宁县,有254个行政村17万人口,做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面临城乡居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与文化资源相对匮乏的实际矛盾,如何加以引导?以点带面、精准扶持,当地文化部门找到了一条解决路径。

  建成254个文化小广场,实现全县行政村全覆盖。这些紧靠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或村文化礼堂的文化活动场所,设施齐备齐全,活动场地开阔,承载了演出、文艺培训等多种功能。

  景宁县文广新局局长蓝利民介绍,近年来广场舞的火爆发展、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场所的渴望,是催生当地在每村建一处文化小广场的动因。然而,一个成型的文化小广场要花费3万元至5万元,若想实现村村覆盖的目标,这笔不小的开销从哪里来?该县针对百姓需求专门安排了专项资金,县文广局对每个村建文化小广场采取“以奖代补”投入机制,文化小广场若当年建好给予奖励补助1.5万元。据统计,仅2015年,全县用于该项目的补助资金达199.5万元,建成文化小广场133个。由此,调动各镇村“化缘”找资金,带动投入逾千万元。按“谁建得好扶持谁”的原则,景宁县为254个村和4个社区建起农家书屋,为254个村和4个社区阅览室更新了图书资源,同时,不少村镇、社区更新了文化活动场所,一些特色文化墙也得以修建。

  在鼓励、引导、规范新的文化活动的同时,对于传统项目,景宁县采取同步扶持的举措。菇民戏是当地特有的古老剧种,据老艺人张步鸿介绍,菇民戏形成于明代,盛行于清末,一直沿用至今。上世纪50年代前后,仍有《断桥会》、《三密记》、《彩楼配》、《合耳环》、《节孝图》、《寿阳光》、《双重恩》等120多出剧目流传。为了让这个剧种在民间一直传唱下去,2014年英川镇菇民戏剧团挂牌成立。“过去,我们唱戏图个自娱自乐,但组团以后,组织上为我们配备了舞台设备、辅导老师,我们不仅要使剧目传下去,还要带动周围群众参与进来。”该团团长吴成主说。据介绍,目前剧团已发展了演员32名,平均每年为附近村民演出12场之多,节目不仅有传统戏选段,还有新编排的小节目。

  “景宁县现有559支民间艺术团,若在每个镇培植一个像英川镇民间剧团这样的活跃团队,从而带动更多的民间剧团涌现,可解决全县文化建设中的大事。”蓝利民坦言,为让不同乡镇的民间业余队伍相互促进,对在演出中有作为并广受百姓欢迎的团队,县文化出版局还扶持他们配备了比文化小广场更“高配”的乡村舞台,灯光、音响等设施一应俱全。

  社会力量的参与让景宁县对于群众文化的扶持更精准化。目前,该县除了面向所有行政村配发音响,下一步还将由村干部、文艺爱好者及部分专业骨干组建文化协会。“广泛的参与人群,既可以从不同角度为文化发展提建议,又可以激发社会活力,带动群众参与热情和决策的科学化、高效化。”据了解,在已实现每村建一处小广场、培养一名指导员、配发一台音响的情况下,利用2年至3年的时间,景宁县将陆续在每个村建成农村文化礼堂、开设儒学讲堂,为每村培养一支文艺队伍,带活基层文化,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文化惠民成果。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浙江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