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中国传统蜀绣在创新中传承
2016-01-15 10:19:00
 原标题:中国传统蜀绣在创新中传承

  新华社成都1月15日电(记者吴文诩、刘坤)在成都的一间工作室里,两名蜀绣大师正在软缎上穿针引线,双手一上一下相互配合,两条红黑鲤鱼逐渐成形,“游”之欲出。

  蜀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集中产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题材多为花鸟、虫鱼和人物等,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精美艺术品。

  然而,蜀绣的传承和发展,一直是业界难题。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陈德兵说:“技艺的学习主要是师傅带徒弟、家族传承等传统方式,学习周期长、技艺复杂,现阶段从业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人才断层现象严重,蜀绣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也尚未充分发掘。”

  创新教学方式成为推动蜀绣技能普及的一条新路。针对繁琐而漫长的学习过程,陈德兵的公司在梳理针法和纠正传统的教学弊端后,研发了集远程网络视频教学、教材辅助和课件练习为一体的技能远程培训平台,让学员们可以随时在线学习。

  “我们还研发了一款‘梦幻指尖’蜀绣文化产品,通过几分钟简易视频教材的观看学习,就能亲手绣制出精美的图案。”“非遗”蜀绣传承人陈晓亚说,蜀绣不再与人们遥不可及。

  从2013年开始,陈德兵的公司还通过派老师到特殊教育学校开班授课、提供工作实习机会,已经累计培养出100名左右的残疾人蜀绣人才。

  “蜀绣的门槛较低,不分性别和年龄,只要具备基本的身体素质且喜欢蜀绣就可以学习。而残疾人学习蜀绣,不但可以就业增收,也能为蜀绣储备人才,解决长期面临的青黄不接难题。”陈晓亚说。

  罗梅是一名残疾人刺绣大师,现在她每月能有7000元左右的收入。她说:“我喜欢蜀绣,非常感激它能够让我‘体面’就业,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陈德兵说,80年代前,蜀绣制品家家户户随处可见,改革开放后则变成了受追捧的高价工艺品。“现在我们希望让它重回大众的日常生活。”

  据记者了解,陈德兵的公司与成都(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联合建立了“四川蜀绣产品质量检验鉴定中心”,并与四川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国蜀绣研发中心”。

  “需要树立行业规范并不断吸收新的创作元素,才会促进蜀绣的技艺创新和产品设计更加符合消费人群。”他说。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社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