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江苏再取消下放60项行政审批事项
2016-01-15 09:40:51
 

  省政府今年1号文件聚焦行政审批等权力事项改革。1月14日,省政府举行新年首场发布会,对这份社会广泛关注的文件进行解读,同时明确我省将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取消下放事项的“含金量”。

  打破垄断减轻企业负担

  省编办副主任张学才介绍,去年12月31日,石泰峰代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取消下放行政审批等权力事项60项,清理规范涉审中介服务事项20项。这次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清理规范的中介服务事项已于1月6日以江苏省政府2016年1号文件印发。

  在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中,包含了“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审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审查”以及“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

  记者从省人社厅医保处了解到,目前医保处已经暂停了对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的资格审查,但具体该如何操作、对这些药店又要如何监管等细节措施,还在制定和完善当中,“等相关政策完善之后,新的零售药店才能加入医保定点的行列。到时候我们也会把新的措施向社会公布。”医保处的工作人员说。

  此次我省还对20项涉审中介服务事项进行了清理规范。其中有5项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评估、论证、鉴定、证明等材料,如农作物种子、草种、食用菌菌种经营许可证核发,农业部门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检验、包装设备等检定材料。此项改革减少了涉企收费,减轻了企业负担。

  有些项目,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所需的项目申请报告、开采矿产资源审批所需的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原本都需要申请人委托中介机构编制。改革后,申请人可自行编制报告,也可委托有关机构编制。“这个举措,有效破除了红顶中介的市场垄断,有力推进了中介服务市场化,也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张学才说。

  取消下放不是“放手不管”

  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动以来,我省在全面取消省级政府部门22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已经累计取消下放了587项行政审批事项。有人担心,没有了事前审批,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能否跟得上?

  对此,省编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处处长李军国表示,取消下放不是“放手不管”。我省正在加快推动政府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省政府已经出台《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等系列监管意见,构建以信用监管为轴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五位一体”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据介绍,我省正在搭建政务服务和信用监管平台,加快实现上下联动、联合惩戒。打造省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包括省社会法人信用基础数据库、省自然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和正在建立的事业单位信用基础数据库,面向社会法人、自然人、信用服务机构、行政机关提供基础性、公益性的公共信用信息查询和服务。各市都已建成公共信用信息系统,省市信用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基本形成。先后出台了《江苏省社会法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江苏省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江苏省严重失信黑名单社会公示管理办法(试行)》和《江苏省行政管理中实行信用报告、信用承诺和信用审查的办法》,省公安厅、住建厅、环保厅、工商局等部门建立了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制度,并对违规经营、严重失信者实行联合惩戒。

  “行政审批局”将在省内推广

  为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综合执法改革试点,逐步形成集中高效审批、分类监管服务、综合行政执法的合力,南通、苏州工业园区、盱眙、大丰4个地区去年试点挂牌成立了行政审批局。

  据介绍,行政审批局成立后,原先需几个部门联合审批的事项,现在集中到一个部门办理,减少了办理环节,节约了办理时间。依托行政审批局平台,对审批流程进行再造优化,大大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以盱眙为例,截至2015年12月23日,盱眙县行政审批局共受理许可申请7671件,办结7578件,审批时间由平均15个工作日压缩到4-5个工作日,审批人员由235人减少到41人,审批环节由7个减至3个,审批层次由6个减至2个,申请材料由326件减少到132件。企业办营业执照最快立等可取,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拿施工许可证由120个工作日减少到最快42个工作日。

  李军国表示,行政审批局的设立,基本实现了由“跑多个门,办一件事”向“进一个门,办各种事”转变,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今后,行政审批局也将在省内逐步推广,以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做好取消下放工作,努力提高取消下放事项的“含金量”。新华日报记者黄红芳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江苏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