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房企需警惕步“僵尸企业”后尘
2016-01-14 01:38:55
 

  本周一,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别让“僵尸企业”挡了路》的文章认为,对相关企业职工来说,万一下岗分流真“摊”到咱头上,也不必有太大的压力和包袱。只要努力提升自我、有一技之长,总能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

  就在不久前,有媒体曝出房地产行业的“僵尸企业”,指出这类企业利用虚假资料,骗得企业资质,多年没有经营,后期涉嫌侵占国有资产,被官方看成是中国“僵尸企业”的现实缩影。

  如今梳理还有哪些房企容易步入“僵尸企业”的后尘?有观点认为有两组参考数据不能忽视,一是常年仅开发几个项目的房企,且并无再造血的功能;二是已经上市的房企,其资金负债率常年居高不下,且净利所剩无几。

  判断一些房企是否有再造血的功能,王石日前在中城联盟论坛上公布的一组万科调研数据很有参考价值。在提出“去库存”的国家战略后,王石按照套户比(是衡量住宅存量充裕程度的国际通用指标,均衡线为1.1)作为参照,指出万科内部研究数据显示:未来北京、深圳、上海、合肥、宁波、太原等12个城市套户比低于1,存在不同程度的供给不足;武汉、厦门、海口、青岛等7个城市的住宅还处于供需平衡;包括三亚、沈阳、大连、西安在内的30个城市的住宅供需失衡,存在去库存压力。圈内人都知道,房企运作项目的资金鲜少是全部靠自有资金完成,而是通过融资杠杆解决短期现金流的缺口问题,因此开发项目的周期越长,该项目的资金运营成本越高。如果房子迟迟难以变现,高杠杆运作的房企,其财富很可能演变为负债。这意味着,上述去库存压力大的城市中,仅靠本地项目开发的部分中小房企,一旦产品没有竞争力,又无其他业务的支撑,很容易沦为“僵尸企业”。

  另一类是上市房企序列中,资产负债率常年居高不下的需要警惕风险。虽然在仅2成上市房企被爆负债率跃过80%的红线后,有业内专家出面解释房地产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负债率与土地储备有直接的关联,因此房企的高负债≠高风险。不过,规避高负债带来的高风险被贴上了附加条件,强调高负债的企业必须拥有良好的存货周转率,意思是企业销售速度快,资金回笼速度快,抗风险能力才会强。反之,在这一轮供给侧改革与房地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新一批的房企类“僵尸企业”也容易产生。

  王丽娅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晨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