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岁末,警惕骗局翻新
2016-01-13 15:38:49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李玉麟 通讯员 冯威 实习生 龚婷 王嘉心

  近日,本报热线陆续接到读者投诉各式被骗经历。时至岁末,骗子忽悠手法翻新。记者现整理几则案例,提醒读者警惕。

  理财骗局“空转激活”

  “对方在电话里报出我的姓名,告诉我在交易中心买了22万元游戏点券。如确认,就扣款发货。”夏先生回忆。

  夏先生否认后,对方回应:“那你看看是不是别人盗用了你的账户?”

  夏先生用手机登陆网银,查询“网上支付”交易记录,未发现问题。但总交易记录里,确有一笔22.5万元从活期账户转到了理财账户。因为是内部互转,总资产未变化。

  这时电话又响了,对方说:“看到了吗?有人用你的账户买点券,需不需要我们帮你取消交易,把钱退给你?”夏先生犯了嘀咕,先答应下来。对方又说:“你的交易是分三笔购买的,第一笔1080元,现在取消退款,你看下是否收到。”果然,夏先生活期账户里收到1080元。第二笔“退款”1800元也如期到账。

  第三笔退款将近20万,对方突然说:“账户异常,可能冻结,需空转激活,要验证码。”正待输入验证码,夏先生收到银行短信:“泄漏验证码有资金被盗风险……”

  受短信提醒,夏先生把电话挂了。他整理一下思路,发现自己差点被骗近20万元!

  原来,骗子先盗取夏先生的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操作网银账户购买理财产品;制作虚假购买Q币短信,冒充交易平台客服打电话给被骗者;谎称取消订单、用真实小额退款获取信任(其实是把钱从理财账户退回个人活期账户);在大额退款环节,以账户冻结为由,索取验证码,号称“空转激活”,实质是把最大数额的钱款转账给骗子。

  “领导喊你去办公室”新版本

  “领导”打来电话,叫去办公室。途中,“领导”借故离开,有各种应急说辞,就是为了骗取汇款。如今,该骗局有了微信版。

  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玲玲是某大型企业财务主管。一天上午,她突然发现公司“王总”发来添加微信好友的申请。由于对方是自己领导,微信头像也是领导本人,名字中的生僻字准确无误,玲玲便通过了“王总”申请,还主动打了招呼。“王总”向玲玲询问了一下公司财务情况,不久以在外与某公司代表谈判为名,要玲玲抓紧时间将所需现金汇至指定账户,方便急用。

  玲玲感到异样,但不敢违抗,便朝对方提供的账户汇入了50万元。汇款成功后,玲玲打电话给王总确认收款,才发现被骗了。

  冒充上级索要单位通讯录

  小梅是某集团人事部工作人员,一天在办公室座机上接到自称政府部门某处长的电话。

  出于工作关系,小梅与该部门经常打交道,确有这位处长。小梅不疑有诈。

  随后,“处长”向小梅索要单位员工详细通讯录,要求小梅传一份电子版到他的QQ邮箱。

  由于涉及到集团上千人的隐私信息,小梅按流程向单位领导作了汇报。单位领导与该处长电话沟通时,发现该处长根本没跟小梅打过电话,索要通讯录纯属子虚乌有。

  警惕骗局新招

  武汉警方介绍,“我是领导”这类骗局,是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渠道搜集到财务人员个人资料后,利用公司员工敬畏领导心理实施诈骗。类似骗局以往在电话和QQ上发案较多,目前有向微信等新型社交工具蔓延趋势,手段更隐蔽。

  警方提醒,财务人员应妥善保管单位和个人信息,严格遵守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做好“先签字、再转账”等手续;遇到领导着急要求汇钱等涉及财务方面的微信,应当面或电话核实。如不幸受骗,立即拨打110报案。

  对于理财骗局,凡涉及身份信息、验证码、手机号,都不要轻易将私人信息透露给他人;应定期对银行账户密码进行维护;不要将网上银行查询密码和取款密码设成一致,更不能用生日等易破解信息作密码。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湖北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