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2015年9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新华社南宁1月10日电(记者孙志平、何伟)“政府引导下的产业扶贫项目,成了我们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广西田东县印茶镇百城村的韦福奖和鲍秀明去年获得5万元贴息信用贷款,承包17亩耕地通过无公害方式种植人参菜、鬼针草、一点红等近20种野菜,收入大大提高。
韦福奖和鲍秀明种植的近20种野菜两个月后第一批野菜上市,成为市场上的“香馍馍”,其中白花菜批发价16.8元/斤,一亩地年利润1万至1.5万元。
看到种植野菜有“钱途”,一些贫困群众向韦福奖和鲍秀明“取经”。他们免费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帮忙联系销售,联合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不少群众脱贫。鲍秀明说:“我们计划申请贴息贷款50至100万元,将野菜种植扩大到100亩,利用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前景很看好!”田东县委副书记陆嵘表示:“对类似的产业扶贫项目,我们优先安排贴息贷款、优先安排农业保险、优先给予技术指导。”
这是广西抓产业扶贫“换穷业”的一个缩影。广西是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自治区,截至2014年底,还有贫困人口538万,是全国贫困人口在500万以上的6省区之一,贫困人口总量排在全国第4位。
目前,广西精准脱贫工作全面展开,抓产业扶贫“换穷业”,抓移民扶贫“挪穷窝”,切实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015年有85万人实现脱贫。今后5年前三年每年实现脱贫120万人,第四年脱贫93万人,第五年进一步巩固提高,稳定实现全部脱贫。
脱贫移民搬迁是“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大石山区、贫瘠地区群众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2014年9月至今,全区扶贫移民搬迁20.8万人。去年12月7日,广西新一轮脱贫移民搬迁工程项目——“老乡家园”同时在南宁、桂林、柳州、来宾、贺州、百色、河池和崇左等8市举行启动仪式。这批项目计划搬迁安置贫困人口5万人,建设安置房174万余平方米及相关配套设施,工程总投资估算71亿元。
“十三五”期间,广西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0万人,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自治区发改委地区经济处处长温秀坤说,广西正在制定脱贫移民搬迁专项规划,发改、住建、国土等16个相关部门将出台具体实施方案,用地指标由自治区一级给予保障,除了用好中央扶贫资金,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给予贷款支持,还将重点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金,确保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精准识别,是精准实施“换穷业”“挪穷窝”的基础。2015年10月中旬开始,广西派出25万名工作队员走进500多万家农户,运用“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识别方法,进一步摸清全区贫困对象、致贫原因和脱贫路径,其中100万脱贫移民搬迁人口精准识别到屯、到户。
自治区扶贫办党组成员、广西扶贫信息中心主任成伟光说,目前全区已采集到427.45万户、1889.93万人信息,通过“两评议一公示”和财产检索“一票否决”,将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91.22万户农户予以剔除。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正在展开,将采取一村一策、一屯一计、一户一方,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