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1月8日电(记者齐雷杰、巩志宏、白林)京津冀生态支撑区河北省提出,将推进全域生态系统修复建设,其中包括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在2015年形成农业地下水压采能力15.2亿立方米基础上,2016年河北省将扩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范围,新增农业压采地下水能力6.4亿立方米以上。
河北省省长张庆伟8日在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上述压采地下水具体目标。
河北是中国农业大省,2015年粮食总产量达672.8亿斤,但同时也是中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省份之一。过去多年来,河北部分粮食产区依赖过度抽取地下水支撑粮食生产,农业用水占河北总用水量7成以上,全省80%以上农田是井灌区。
地下水超采让河北付出了巨大生态代价:近年来,平原区地下水超采面积达6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35%),年均超采量近50亿立方米,超采量和超采区面积均占全国1/3,是全国超采最严重省份。形成了高蠡清、肃宁、石家庄、宁柏隆、衡水、南宫、沧州等7大地下水漏斗区,并引发了地下水位下降、河水干涸断流、湿地萎缩、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一系列问题。调查发现,河北部分天然湖泊、洼淀干涸,全省湿地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70%以上。
面对“地下水漏斗”问题,利用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工程通水等有利契机,河北在黑龙港领域等地开展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去年河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国家试点已扩至5个设区市63个县,通过“节、引、蓄、调、管”综合治理,已形成农业地下水压采能力15.2亿立方米。
2016年,河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将扩大到9市84个县,新增农业压采地下水能力6.4亿立方米以上。同时,完成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确保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全线开工,接受外来水资源的能力将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