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7日电(记者张蕾)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建全等人研究发现:青藏高原牦牛的驯化以及数量增加与高原人类数量的增加密切相关,从而为了解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研究结果日前以标志性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作为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优势家畜种,牦牛的驯化显然为人类最早永久性游牧居住和征服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提供了可能性。但是,牦牛驯化的具体时间以及其遗传机制、驯化群体大小的变化历史仍然不清楚。依据野生和家养牦牛的全基因组群体遗传变异图谱,刘建全等人计算后发现牦牛驯化始于新石器时代的7300年前,而驯化数量则在3600年前增长了约6倍。人类遗传学证据发现高原人类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发生了大规模的增长;考古证据发现青稞于距今3000年至4000年间开始在青藏高原种植,依赖农业的永久性人类定居开始出现。
刘建全等人还发现,家养牦牛大约有200个基因受到了人为的驯化选择,这些基因主要与温顺行为和经济性状等相关。“牦牛中发现的驯化基因与狗等其他驯化动物中发现的驯化基因十分类似,说明人类在不同地点驯化不同动物时,这些动物受到人类选择的基因类型都十分类似。”刘建全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