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这些“唯学历是举”的招聘单位,不看能力看学历,不讲具体工作性质与学历是否完全匹配,却盲目追求高学历,一味地搞学历崇拜,简单地认为“高学历”就等于“高人才”的做法,原本就是一种选人用人误区。
学生会干事变成干部、共青团员“眨眼”成共产党员、短期培训就成名校毕业……正值高校就业季,类似的简历造假、文凭“注水”,在一些高校毕业生求职中已成公开的秘密,甚至出现比拼造假现象。记者连日来在多场校园招聘会发现,一些大学生们的求职焦虑并未减轻。有的毕业生认为简历“注水”成本低、核实难,于是“铤而走险”。“骗来”的饭碗端不稳,这种不良风气的蔓延,不仅提高用人单位招聘成本,而且严重危害社会公平正义。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瑞政认为,高校毕业生应调整心态,确立符合实际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只有把个人就业希望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就业天地才会更加开阔。(1月6日新华网)
在就业前景不明朗和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很多学生为了更容易找到工作,有意对文凭“注水”、简历造假,毋庸置疑,是一种失信行为。但笔者并不因此认为,“吹牛简历”的板子,都应该打在学生身上。笔者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有意为学生“弄虚作假”的行为开脱和辩护,而是说我们的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机制方面,原本就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有逼着学生不得不去造假的嫌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用人单位哪怕要招聘一个挑粪工或保安的职位,竟然也要开出只有“硕士研究生”的学历,才有资格和条件应聘。那么,试问,谁能说身强力壮却没有任何学历的农民工,就一定不如身体羸弱却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更适合挑粪工这个职位?谁能说刚退伍学历却不高的军人,做保安这项工作就一定比那些只有高学历的硕士研究生做得差?
很显然,这些“唯学历是举”的招聘单位,不看能力看学历,不讲具体工作性质与学历是否完全匹配,却盲目追求高学历,一味地搞学历崇拜,简单地认为“高学历”就等于“高人才”的做法,原本就是一种选人用人误区。这不仅对那些真正适合这项职位却没有高学历的人不公,而且更是一种“畸形”的人才观和选材标准。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那么,在现实中出现众多投其所好“削足适履”只为满足应聘条件的“学历造假者”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就此而言,笔者认为,“吹牛简历”之所以层出不穷、愈演愈烈,首先应该反思和检点的不应是那些简历造假、文凭“注水”的学生,而是企事业用人单位的选人用人标准和导向。如果招聘企业和单位的选人用人标准,不是以“真才实学”——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具体实践检验人才,而是一味地看重“高学历”,一味地注重应聘者外在徒有虚表的“高大上”而不重实际考察。那么,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屡屡遭遇学历造假、文凭注水,甚至招到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还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呢?一言以蔽之,“吹牛简历”层出不穷的板子不该全打在学生身上,而是更应该打在“选人用人”出现严重偏差和失误的招聘单位身上,才会起到更好的效果。难道不是吗?(南方网赵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