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一亩地的两亩效益
2016-01-07 01:29:27
 

  钟慧燕 曾爱娣

  层层大山围困的客家全南,一度面临着“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耕地紧张问题。如何将有限耕地效益最大化,一直困扰着当地农民。

  近年来,全南的土地似乎“变大”了,一亩地种出了两亩地的效益。近日,笔者深入全南城乡采访,探索该县一亩地背后的经济奥秘。

  创新制度激发“溢出效应”

  全南县突破过去只给租金的单一土地流转方式,探索出一次性租赁,反租倒包,土地托管、实物分红,土地入股,人入社、地不入股等六种土地流转模式,在盘活闲置土地的同时,确保了农民利益最大化。

  “知道这个利好政策后,村民们都积极响应。”雅溪村村支书陈海全说。有了村民支持和政府引导,赣州市顶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快速流转土地500亩,并建立蔬菜基地以及相应的冷冻库、育苗中心、包装车间等。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模式,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我家8亩地,每亩租金350元,自己还在这里做工,算下来一年的净收入有2万多元。”村民陈秀莲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全南种植大户也纷纷抱团闯市场。近年来,该县流转近4万亩田地发展花木、果蔬、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30家,合作社成员10830户,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补齐短板避免“水桶效应”

  “现在村里最抢手的就是这些农田了。”全南县南迳镇大田村村民利永林说。过去,他家的5亩地被分成了7块,渠道长年淤积,浇地水不到,涝了排不出,农机进不来,1亩水稻产量仅三五百斤。经过项目区改造,5亩地调整成两块,还修通了两条斗渠,解决了灌溉难题。

  农业综合开发不光解决了水的问题,而是将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该县集中投入、连片开发,经过规范化、模式化的农田改造以后,许多项目区实现了灌溉水利化、耕作机械化、种植标准化,土地的使用率提高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农业抗灾能力明显提高。

  全南县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出台奖补政策,在全县推广温控大棚、滴灌设备等,不仅增强了农产品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让其实现了全天候生长。

  基础设施短板补齐,成效明显。目前,该县高山蔬菜面积发展到10万亩,农民户均增收上万元;葡萄种植面积由100亩发展到5000亩,每亩收入达万元,使1亩田得到了3亩田的收益。

  “互联网+”掀起“蜂巢效应”

  时值冬季,全南县南迳镇大洋湖脐橙基地一片繁忙景象。果农兰发龙正忙着采摘脐橙并打包装袋。他说:“网上接单,比商贩采购,每公斤价格最少多1.5元。”

  赣南脐橙虽远近闻名,但过去销售渠道一直局限于线下,难以走俏。搭上“互联网+农业”快车,问题迎刃而解。

  随着全南列入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京东商城、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相继被引进,在网络平台上,一边是由当地有规模、有品牌的专业合作社、大型企业反馈的供货信息;一边是由农产品网商、加工企业、经营企业等提交的采货信息,一桩桩“姻缘”就在鼠标点击间被促成。

  “互联网+农业”,让农产品减少了采货、运输成本,缩短了物流配送时间,免去了交易中介的管理费用。更为重要的是,它正在改变农业生产方式,让农民成为“新农人”。

  长期从事外贸工作的月满秀就走在了前面。她在城厢镇黄埠村租了块地,专门种植蔬菜和水果。她利用互联网寻求订户并上门供应,订单络绎不绝。

  “传统农业是重资产配置,我目前做的是轻农庄、零投资。”在月满秀的探索中,众筹的思路,为规模化扩张找到了合适的经营模式。农庄采取预付费模式,按需生产,按量定价,解决农产品的浪费问题,也保证了销路,还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江西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