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明 钟渊玲 本报记者 鄢朝晖
冬日的红都大地,主攻工业号角嘹亮,发展步伐坚实铿锵。去年1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94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利税8.1亿元,同比增长17%。瑞金市牵住工业发展这一“牛鼻子”,在经济下行的压力,划出了一条美丽的上弧线。
外引内挖,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
去年5月,瑞金市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国家终审,成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产值可达3亿元。瑞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由2014年的37家增加到目前的48家,净增11家,净增数位列赣州第一,净增数为历年之最,极大地壮大了瑞金市工业企业规模总量。
瑞金市深挖潜力、盘活存量,精心挑选一批有市场、有订单、有潜力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帮扶责任,细化支持政策,抓好成长型企业培育工作。先后帮扶赣州好莱克纺织实业、瑞城混凝土、欣宸科技等11户企业生产迈上新台阶,成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另外,还挑选了盛源金属、万年青建材、明伟电子等15户企业争取2016年成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到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达到72家,力争2018年超过80家,不断做大工业经济总量。
与此同时,瑞金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工业企业的增量。今年以来,瑞金市外出招商532批次,接待客商682批次,洽谈项目524个。目前,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户企业达到168家,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绿色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初步形成体系完整、上下游有机配套、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
创新创特,科技驱动与品牌拉动
近日,瑞金市金字电线电缆公司生产的光伏电缆通过国家级检测,达到德国的标准,成为国际高端品牌产品。该公司能够从一个传统的县属国有企业发展成为技术水平和规模实力领先省内的电线电缆生产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得益于瑞金市一直以来对该企业科技创新培育扶持。
去年以来,瑞金引导企业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2个,组织申报2016年江西省科技项目13项,组织申报赣州市科技项目9项,争取上级部门科技扶持资金300余万元,推动欣宸科技、华强金源等3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顺利通过省初审。同时,在瑞金市牵线搭桥下,明伟电子、金一电缆、安讯实业等20家企业先后与江南大学、南昌大学、哈尔滨工科大等科研院校(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为此,瑞金市积极鼓励企业巧打“红都”牌,全面实施名牌战略,全力打造具有红都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群,20余家企业的30余个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的市场和知名度。其中,武夷源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佳华电池(瑞金)有限公司的铅酸蓄电池系列产品畅销全国;新都食品(红都水产)有限公司的产品远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内外兼修,深化改革与倾力帮扶
瑞金市利用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国家级平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提出8大类31条改革措施,细化分解出99项具体改革任务,建立网上“并联”审批系统,精简行政审批项目404项,精简率达66.89%,并全面实施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同时,出台一系列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文件,创新发展思维,设立1000万元主导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企业转贷担保资金、工业物流平台补助资金、市场化招工平台培育资金,全力助推工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与此同时,为了服务企业,瑞金市建立挂点帮扶企业机制,建立服务台账,实行企业问题销号管理,形成了市领导挂点帮扶、责任单位与企业联动协调、工业主管部门全方位对接服务企业的工作机制,出现挂点部门“点上”推进、挂点领导“线上”协调、党政现场办公“面上”解决的良好局面。去年以来,瑞金市领导干部累计走访企业72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360余个,帮助90余家企业解决2.92亿元发展资金难题。
内外兼修,瑞金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扩大了投资影响力,被评为“投资江西十大首选地”,吸引了海东光伏发电公司、武汉凯迪电力公司、西德电梯公司、大健康食品公司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产业投资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