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题:扩绿·提质·增效——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谈科学造林营林
新华社记者 刘羊旸
“十二五”时期,我国坚持“扩面积、增蓄积、提质量”推进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开展森林抚育经营,身边增绿效果明显。5年来,全国每年平均造林9000万亩,是我国造林绿化推进速度最快的5年。
“十三五”时期,造林绿化的重点在哪?如何有效加快国土绿化步伐?近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接受了记者采访。
造林绿化重点在旱区
“从我国目前生态建设现状和区域发展情况看,东中南部的湿润地区已基本完成造林绿化。”张永利说,对于这些区域,今后造林绿化工作的重点是挖掘可造林用地潜力,积极组织开展困难立地造林,同时加速推进森林经营,有序开展低产林改造,进一步提升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
在张永利看来,西北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未绿化的宜林地资源充足。他说,在我国生态建设和造林绿化战略布局中,旱区既是急需造林绿化、改善生存环境最为迫切的地区,也是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关键地区。
张永利表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造林绿化的重点在旱区,同时也是难点所在。他说,旱区自然条件差,造林绿化难度大。加快旱区造林绿化步伐,恢复旱区自然生态系统,既是一项科学的生命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将科学造林营林贯穿造林绿化始终
张永利透露,“十三五”时期,要以“扩绿、提质、增效”为总目标,坚持以科学造林营林为根本,推进国土绿化各项工作。
扩绿的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23%以上,森林蓄积量增加14亿立方米。
“提质、增效则须坚持科学造林营林。”张永利说,实践证明,一定要将科学造林营林意识和要求贯穿造林绿化的始终。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造林营林,坚持因地制宜。
在西北旱区,将加快扩大林草植被作为核心任务,加大植被恢复力度;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坚持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相结合等。
在三北地区,加强现有防护林的抚育增效,加强防护林更新改造。同时要重视发展乡土树种和抗旱耐旱树种,大力发展混交林和复合植被。
在沙区,对不具备治理条件的区域,实施封禁保护;对适宜治理的区域,实施工程治理。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真正把握好治沙造林的“度”。
坚决摒弃“急功近利”绿化模式
在谈到造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时,张永利表示,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违反客观规律,违背科学精神,盲目蛮干的问题。
“违背科学的‘乱作为’,其危害性比‘不作为’更大。”张永利说,比如,片面追求绿化速度,热衷栽植大苗、移植大树,搞一日成林一夜成景,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图洋图新,违背生态学、生物学特性,盲目引进外来树种草种等。
张永利说,造林绿化要坚决摒弃“急功近利”、违背自然和经济规律的绿化模式,坚决杜绝形式主义、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的不当做法。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