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末,万物肃然,但津南区校园足球却是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元旦前,津南足协按照有关方面的要求,为高庄子小学踢球学生进行注册工作。一间宽敞的教室里坐满了家长,在教练员和该校体育老师的指导下,为圆孩子的踢球梦想认真地写下第一笔,按下第一个手印。
据校长刘欣玉介绍,该校的一些学生家长、校友非常喜欢足球,原来的村队经常打比赛,他们的孩子正好是目前该校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在津南足协没进入学校之前,校队已成立了将近一年。对于津南足协把前泰达国脚刘巍、前北京国安守门员杨世卓派到该校负责训练,刘欣玉高兴地表示:“求之不得。”学生邢恩家宝的母亲说:“孩子以前既练空手道,也踢足球。我让他选一个,他说踢球。现在回家一说话就提杨指导。”记者开玩笑说:“踢球将来可以挣大钱。”邢母说:“嘛钱不钱的,孩子将来能有个好身体,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就达到目的了。”
刘欣玉介绍,当年周恩来总理曾视察过该校,这所百年老校在津南区的教学质量可以和区实验小学比肩。对于学生踢足球,高庄子小学的老师不是没有顾虑——学生们会不会变野?她讲了个故事:该校有600多学生,以前吃饭时鸦雀无声,学校要求老师让学生们动起来,收效也不大。有一天下小雨,天气非常冷,学生们都穿着半袖服装,训练完满头大汗,回到教室都兴高采烈,上课没有疲惫或无精打采。老师们看到这一幕深有感触。刘欣玉抓住机会跟老师们说:“要为学生们的终身幸福负责,首先是有个好身体,身心健康,学习其他东西就能走得更远一些。”踢球的“紧箍咒”松开了,但学校也有一个规定:成绩差的学生暂时不让进队。
该校目前有一支校队;一年级有男女队各一支;二年级有一支队伍,去年从公用经费中拿出将近2万元购置服装、足球和训练器材。津南足协每周四次免费到校带队训练,风雨无阻。刘欣玉说:“对教练员没能有所补偿,我们都觉得过意不去。”正是因为各方不懈努力,高庄子小学校园足球有了“意外”收获,刘欣玉说已有其他学生家长“走后门”,打算让孩子到该校参加训练。
日前,津南足协召开了成立后的第一次执委会,秘书长韩金铭总结了2015年工作情况。在区教育局、文体局和各镇、各校的支持下,去年6月至12月测试区内小学1—3年级学生2000名,复试选拔2007—2009年龄段学生200名,并且给170名体育老师讲授了足球专业课。暑期组织了足球夏令营活动,参与的学生达到2000人次。启动了四个培训中心之间的比赛,促进了镇与镇之间的足球交流。双桥河镇政府把与津南足协的合作列为2015年为老百姓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上报区政府。前不久,市教委体卫处负责人观摩了这种新型培训模式,并与津南足协就校园足球、体教结合的话题进行了交流。今年主要工作计划是:在合适的时候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继续开展区内足球冬令营和夏令营活动;筹备津南足协杯、校园足球联赛(五人制);与知名青训机构合作青训,对外交流比赛;举办社会公益活动等。
校园足球的瓶颈之一,是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如何无缝对接。津南足协作为拥有优秀教练团队的社团机构,在这方面是探路人,其影响必将是积极的。本报记者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