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通过扫码让作品“开口说话”
2015-12-27 05:57:35
 

安晓彤二维码装置作品

  广州日报讯(记者江粤军)近日,旅法艺术家安晓彤个展——“我”现身广州33当代艺术中心。本次展览最有意思之处在于,观众在现场所能看到的是一幅幅二维码或电磁波样式的油画作品,想知道二维码背后是什么吗?那么,请扫码。作品的互动性、参与性极强。唯一一件装置作品,也是用生活废品包裹起来做成的二维码式样,据说,站在高处,同样可以“扫一扫”。

  安晓彤出生于中国西安,现主要生活在法国,是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的女性艺术家,作品多以人物和城市景观为主题,采用不同媒介反映数字时代的前卫与时尚。

  互联网的虚拟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真实可触的,正如安晓彤所言,“每个人都有N多个‘我’”,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作为儿子的‘我’”和“作为朋友的‘我’”多种身份,网络让这种身份变化更为繁杂,每一次注册账号就像是一次全新的“我”的制造,这些制造出来的虚幻的“我”仅仅包裹着渺小的真实的“我”,虚拟的游离在数码设定的符号库里。因此,展览中的平面作品,虽然采用了油画的形式,但却既非具象,也非抽象,而是一种“现成物”——二维码的利用。安晓彤认为,二维码这个符号本身带有着很强的被动性,如果你没有手机,你根本不知道它背后呈现的是什么。这已经完全不是那种一看就懂的传统阅读方式,必须依靠一个中间媒介——手机,而这个媒介本身已经极大地捆绑、控制了人们的生活。因此,选择二维码具有普遍性。来自法国的学术主持巴斯卡·布什也特别强调安晓彤作品的这种互动性,认为其将人们观看绘画作品的方式向前推进了,通过扫码,作品“开口说话”。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广州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