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促进政协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2015-12-23 08:36:00
 原标题:促进政协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联系群众的能力是人民政协履职能力的根基,事关政协的履职宗旨和人民性本质。作为离群众最密切的基层政协,更应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基层政协联系群众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首先是感情优势。基层委员把履职重点放在反映群众的呼声上,通过大量涉及民生的提案、建议的办理落实,使老百姓真正受益。其次是位置优势。政协说官亦官、说民亦民、非官非民、亦官亦民。这强调的是政协位置的超脱性,这是政协的优势所在。还具有组织优势。基层政协由不同党派和界别构成,政协委员都是各个领域的代表人士,他们政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影响、学术上有造诣、海内外有广泛联系。这种组织优势,有利于政协充分反映不同界别、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愿望和要求。

  近年来,杭州市富阳区政协通过搭建社情沟通平台、扩大群众政治参与、开展“六下乡”(送文化、卫生、科技、教育、法律、体育下乡)和“双联”(联系基层、联系群众)服务等多种方式,提升了助推基层发展的能力,提升了政协在基层的影响力,也提升了政协委员履职为民的能力。

  基层政协提高联系群众能力面临挑战。我们党成立90多年来,群众工作的对象、环境、任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需要以新的理念、方式和机制来推进群众工作,这对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基层政协的具体实践来看,主要存在挑战和问题,一是政协机关联系基层群众的载体都各自为战,联系的强度也较低。二是政协机关干部、委员的素质与群众的要求有差距,一些委员履职意识、履职能力欠缺,没有充分反映好社情民意。

  提升基层政协联系群众能力的对策与思考。完善相关制度。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政协开展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完善现有制度,把委员联系基层、联系群众,送文化、教育下乡等制度整合起来,促使政协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要积极探索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的新机制,摸索一套上通下达的社情民意搜集、上报、反馈、回访机制。要千方百计赢得党委政府支持,为委员联系群众创造条件。

  丰富工作方法。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群众走进政协。通过邀请群众代表旁听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议,邀请群众代表参与政协组织的有关活动,为各界群众通过政协渠道实现有序政治参与创造条件。紧跟时代步伐,用“互联网+”的思维,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用好微博、微信等新型信息交流工具,实现政协机关、政协委员、人民群众信息的无空间差、无时间差沟通。用好各种媒体,如富阳区政协对群众关心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民生热点问题,在媒体上开展网络评议、网络监督。要不断推进群众工作重心下移,把工作触角向基层延伸,在利用提案、反映社情民意、调研视察、民主评议等现有形式和渠道联系群众、表达群众意愿诉求的同时,大力推进基层协商民主。

  夯实自身基础。政协机关要提升科学化履职水平,不断服务好基层和委员。政协委员要切实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努力解决“本领恐慌”问题,始终把重大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协商的重点议题,把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作为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工作,全面推进政协履职现代化建设。

  (作者系杭州市富阳区政协主席)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政协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