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青海丹麻:小舞台唱响大民生
2015-12-22 16:47:00
 原标题:青海丹麻:小舞台唱响大民生

  新华网西宁12月22日电(记者央秀达珍)冬日的高原已是寒气逼人,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山城村的小舞台上,表演各类自编节目的村民们个个脸被冻得通红,却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的新飞跃;五大发展的新理念,是发展全局的大变革;精准扶贫的新举措,建成小康目标定实现。”66岁的贺灵年在老年曲艺队的伴奏下唱得很投入。

  贺灵年是拉庄村曲艺队队长。一大早,他就从衣柜中拿出只在表演时才会穿的绛红色唐装,将它穿在外套里面,戴上那顶他平时很少摘下的深灰色礼帽,大老远赶到山城村的小舞台上,为乡亲们表演自己编词编曲的曲儿,内容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事。

  这已经不是贺灵年第一次将党的方针政策编进本土的曲调里了。“平时为了写词,我就去报刊亭买一些报纸,也会跑到镇政府要一些资料。”贺灵年说,他认真做笔记,将党中央文件中重要的部分都抄写在笔记本上。

  能将唱词编写的恰到好处,也和他多年来的一个习惯分不开,那就是每晚守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有时候为了看新闻,他还要和自己的小孙子抢电视。贺灵年说:“中央和省上的新闻联播一天都不能错过,必须要看。”

  据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文化站站长安生海介绍,曲艺队这次演出主要是通过独具特色的地方曲艺贤孝、花儿、道情、小调、打搅儿等民间艺术形式,来宣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丹麻镇曲艺队是由58名来自丹麻镇拉庄村、山城村、岔尔沟门村的村民组成,包括汉族、土族和藏族,他们的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2013年,丹麻镇将三个村的曲艺队合并在一起。

  每到元旦、春节,或是国家出台新的政策,他们都会在村里演出。今年78岁的李敖,来自岔尔沟门村。“人老了,没体力干活了。来这里拉拉二胡,不仅能够让心情愉悦,还能了解到国家的政策,特别好。”李敖说。

  “村民们文化水平不高,开会读文件有些人听不懂。这种宣传的方式是在传统曲艺之上的创新。老百姓都觉得很新鲜,也对政策有了初步了解。”丹麻镇文化站文化干事王国伟说。

  据王国伟介绍,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村民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提高,村里治安也比以前好。“节目中的唱词很吸引人,老百姓自己是主角,这样就接地气,受欢迎。”王国维说。

  附近村民得知演出的消息,不畏严寒,从十里八村赶到会场,就站在台下听。“他们表演的节目里,我对‘十三五’印象最深的就是2020年我们要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还有今后要实施精准扶贫。”来自岔尔沟门村的村民李洪钧说。

  丹麻镇,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花儿之乡”。土族花儿会、千人安昭、土族盘绣被称为“丹麻文化三绝。”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从未停下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吹拉弹唱,乡土曲调不但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传承了民间的曲艺,活跃了农村文化,也丰富了老年人的农村生活。”丹麻镇文化站站长安生海说。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