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生物材料进出口一站完成
2015-12-19 03:35:12
 

  本报讯(记者孙奇茹)昨日,全国首家“一站式”特殊物品及生物材料进出口公共服务平台——中关村生命科学联合创新服务中心启动运行。过去进口生物材料时需要辗转多部门办理的报关、检疫等流程,在平台中将可一站完成。

  “真是下单容易到手难,过了海关还有检验检疫环节,小白鼠检疫得找通州国检局,模式生物找顺义国检局,高风险特殊物品检疫又在另外一个地儿,想进口一批特殊物品或生物材料真是不容易……”当你向一位相关生物材料进口方面的科研人员请教经验,他很可能忍不住这样冲你吐一番苦水。

  过去,在传统的监管体系下,一件生物制品从海外抵达北京后,需要经过海关、检验检疫、卫生等多部门的监管和先后审批、查验才能通关放行,抵达申请人手中。由于生物制品检验的复杂性和专业性,申请人有时需要在多个部门或是同一部门分布在不同区的专业检验点间辗转,费力费时。

  中关村生命科学联合创新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后,就会解决这样的尴尬。平台由检验检疫集中监管中心、公用型保税仓库和联合办事大厅三部分组成。走进位于昌平区的中关村生物医药园,中关村生命科学联合创新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联合办事大厅里,海关、检验检疫的报关、查验和放行流程全都能在此一站完成,科研人员不再需要东奔西跑,在多个部门间辗转。

  支撑这“一站式”服务的,是中关村管委会、海关、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的简政放权与政策创新。例如海关、检验检疫首次实现关检联合的一站式办公,简化生物材料审批行政流程,搭建集中查验绿色通道,将传统的口岸设置延伸到中关村科研创新前沿等。

  据悉,平台由政府扶持、企业运营,兼具保税物流和检疫集中查验功能,未来除了服务北京市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外,平台服务还将辐射至京津冀地区。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