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提防公募债违约“蝴蝶效应”
2015-12-16 00:32:00
 原标题:提防公募债违约“蝴蝶效应”

  据报道,2015年以来,负面信用事件爆发的频率前所未见。从苏飞达提示违约风险、央企二重深陷偿债危机,到英利警示中票兑付存疑、中钢债回售延期、山水超短融违约,频繁出现且不断恶化的信用事件给债券市场敲响警钟。

  不少网民称,公募债违约事件频发跟当下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大背景息息相关,那些产能过剩行业更是重灾区。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违约事件有可能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常态”。对于公募债违约可能引发的风险,无论是监管者还是投资者,都值得警惕。

  结构调整所致

  有网民认为,我国公募债券的绝大多数发行者是城投平台、国有企业和大型民企。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即使实力较强的国有企业和大型民企也会出现经营困难、评级下调等信用风险事件。

  网民“灵轮土拨鼠”说:“钢筋水泥类建材企业这两年日子不好过,这种行业的企业债风险还是很大的。”

  网民“张勤峰”认为,从2013年违约风险“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到2014年公募债零违约纪录被破,再到2015年的违约风暴,中国债券市场负面信用事件频发,突出反映在经济持续深化调整背景下,企业的信用基本面呈现周期性恶化。

  风险不容忽视

  网民“姜超”说,经济仍在探底,产能过剩行业信用风险的释放只是开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违约企业浮出水面,违约将会变得如评级下调一样稀松平常。

  网民“姚一旻”说,公募债券的投资者主要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尤其是银行和保险公司这类稳健经营的金融机构大量配置债券资产。这就使得监管者不能忽视公募债券违约可能引发的金融市场风险。

  不过,也有网民认为,监管层可以适当提高对公募债券违约的容忍度。个别公募债券信用风险事件的出现,并不一定会引发整体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和债市收益率普遍性提高。(记者 陈伟 整理)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经济参考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