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金融血脉滋润大山深处
2015-12-11 05:56:05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林建伟 新闻研修班学员 熊丹青 通讯员 申亚琴

  山峦逶迤,深谷高峡……这些在游客眼中的壮美风景,对恩施当地居民来说,却意味着交通不便,金融不畅。

  9日,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推进会在恩施召开。在“十三五”期间,恩施要实现77万贫困群众精准脱贫。金融血脉如何跨越阻梗,滋润大山深处?

  加大金融供给,农民办业务不出村

  金融扶贫,增大金融对薄弱领域的资金供给是基础。

  近日,利川市建南镇箭竹溪村民冉福川,来到中心村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给在外读书的儿子银行卡中存钱。以前,完成同样一笔业务,冉福川要乘车一个多小时前往建南集镇。目前,建南镇箭竹溪工作站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辐射周边10个行政村、1.6万余农民。

  为加快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人行利川支行出台《关于推进村级惠农金融服务联系点建设标准化的指导意见》,农行、邮储银行、农商行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开展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提供定时定点人工服务,利用自助服务终端,帮助农民存取款、转账汇款。

  在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建行和供销社合作,在供销社网点发行银行卡,村民们只用在手机上装上软件,不出村就能完成小额转账、异地汇款、持卡消费、购买农资等业务。

  去年5月,恩施农商行龙凤坝支行在龙马集镇布设了一台自助存取款机,农户的取存款转账需要,均可在此完成。恩施农商行董事长张泽武算了笔账,如果开设物理网点,网点建设需300万元,每年运行费150万元。而布设自助取款机,一年的运行费用只需10万元左右。“恩施地广人稀,布设物理网点并不划算,自助机具是延伸金融服务最经济的模式。”

  截至目前恩施州农村地区转账电话村均拥有量达3.48部,村级惠农服务联系点覆盖率达100%;全州ATM机、POS机乡镇覆盖率均达100%。

  信贷资金流向最需要的人

  11月,我省出台《湖北省创新扶贫小额贷款工作的实施意见》,对金融行业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目标提了具体要求。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胡俊明指出,实施金融扶贫,要在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的基础上实施普惠金融,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推动服务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

  为拓展金融扶贫渠道和方式,恩施州专门出台“金融九条”,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创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试验区、加强对金融业加快发展的智力支持等9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如何让信贷资金流向最需要的人?恩施市龙凤镇以吉心村为试点,开展了信用库、农民信用等级卡创新工作,对吉心村642户按照“年龄、健康状况、个人品质、征信记录、家庭收入负债比、生产经营稳定性、家庭收入、家庭财产、是否精准扶贫对象”进行评定。按照5A级授信5万元标准,每降低一个等级减少1万元发放信用等级卡,实现了农民无抵押贷款。

  11月5日,恩施州扶贫办与恩施农商行签订产业扶贫金融业务合作协议,整合扶贫资金担保放大倍数,发放单户不超过50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有效解决贫困群众生活生产需要。

  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村民张金文,在宣恩农商行扶贫贷款的支持下,已发展成椒园镇最大的黄金梨加工收购大户,今年销售额突破60万元。“农商行扶贫专项贷不仅让我有了创业资金,还圆了我创业当老板的梦想。”张金文感慨。

  政银合作,1块钱变10块钱用

  利川汇川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山药为主的地方特色资源产业化企业。公司今年从工行恩施州分行贷款600万元,用于山药收购。按照传统抵押贷款模式,贷款600万元需提供抵押资产1000万元,由于采用了政银集合贷模式,公司只提供了180万元的房地产抵押。

  小微企业贷款难,难在抵押物不足。政银集合贷是政府投入少量资金,获得工行10倍的信贷资金配置,把1块钱变成10块钱用。小微企业提供不低于30%的抵押,就可以办理贷款。

  引入政府增信的不仅仅是工行。恩施州以宣恩县先行试点,今年7月份成立县级农村扶贫互助社,发放专司扶贫互助担保贷款,宣恩县人民政府已为县扶贫互助社筹集到账扶贫风险补偿基金1146万元。

  该县扶贫互助社已与辖内农商行、村镇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三家涉农金融机构签订协议,由县扶贫互助社提供扶贫互助贷款担保,金融机构按照1:10比例发放贷款。“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暂时困难情况下,实施金融扶贫,就是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贴息、增信的作用,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让银行放开手脚支持小微企业,更大范围地造福困难群众。”胡俊明说。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湖北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