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北京若无应急措施PM2.5将高10%
2015-12-10 03:15:59
 

  本报记者 骆倩雯

  昨天,环保部组织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十几家国内一流科研单位专家组成专家组,研究分析此次京津冀重污染过程的成因、发展趋势以及北京市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的成效和后续措施等问题。

  分析显示,若没有采取一系列红色预警应对措施,PM2.5浓度将会比现在升高10%左右。

  数据一:

  污染物平均减排30%

  “从数据上看,在北京市采取预警措施之后,污染物平均减排比例是30%左右,若没有采取这些措施,PM2.5浓度将会比现在升高10%左右。”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程水源说,对PM2.5的监测也表明,与机动车排放相关的硝酸盐含量的增长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数据显示,北京市启动红色预警后,应急措施对空气污染加重趋势的减缓有明显效果。

  数据二:

  机动车污染贡献占比降25%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介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利用动态源解析技术对此次重污染过程各个阶段的污染来源进行评估。分析发现,12月7日夜间至8日上午,燃煤源及二次源贡献较前日明显增大,扬尘源及工业源贡献上升。在红色预警发布后,受12月7日夜间机动车用量减少及12月8日上午应急措施的影响,机动车贡献较12月6日有大幅下降,由32%下降至7%左右,说明应急减排措施对于降低机动车源贡献作用明显。

  成因分析

  北京排放以原煤散烧和机动车排放为主

  专家认为,本次重污染过程是不利气象条件与多种污染源排放共同作用,导致污染物大量积累而形成的。

  从气象因素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近日处于不利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涉及风速、混合层高度和相对湿度。从风速风向上来看,区域风速约为1米/秒左右,小于北京市冬季3米/秒左右的年均风速。从混合层高度来看,北京市日常混合层高度约为1000米至1500米,12月7日大气混合层约在400米左右,大大压缩了污染物扩散空间。从相对湿度上来看,60%的相对湿度明显高于北京市冬季40%的平均相对湿度。

  从污染物的排放来源上看,综合多种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本次重污染过程中污染物来源按贡献依次是:燃煤、机动车、工业源、扬尘和其它。其中燃煤污染物主要来自原煤散烧和中小锅炉排放。机动车排放包括汽油车排放和柴油车排放,汽油车保有量巨大,在静稳条件下对城区贡献明显;柴油车则单车排放量大,一次颗粒物排放显著。工业源则主要包括北京及周边地区的钢铁、石化和建材等主要工业过程。但从北京市排放情况来看,仍以原煤散烧和机动车排放为主。

  专家点评

  雾霾前24小时

  是应急措施关键期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介绍,重污染过程形成后,仅凭单个城市的减排措施很难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实施区域内统一协调的防控措施,在联防联控的同时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开展各城市应急减排,可以有效地降低局地污染源排放。他还建议,后续也应继续加强应急控制,因为冬季是重污染过程高发季节,雾霾来临前的24小时是应急措施取得效果的关键期,应对措施还需再提前,以尽早抑制重污染发生和发展。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