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县委书记亲自抓 群众走上富裕路——陕西安塞精准扶贫采访见闻
2015-12-09 09:26:15
 

  新华网西安12月9日电(记者王世焕 刘彤)“要不是吴聪聪书记自掏腰包3000元,同时协调扶贫等各种资金总计5万元帮我建起的这个家庭养鸡场。我们家可能永远就是这个山沟沟里、峁梁梁上的贫困户。感谢吴书记,感谢共产党!”这是记者最近在陕西省安塞县真武洞镇中咀峁村采访时,村民王智开说出的肺腑之言。

  王智开和妻子乔九兰曾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因为妻子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和腰椎间盘突出,药费支出成为家庭开销的“大头”,8亩苹果园因为管理不善收入微薄,家里外债在3万元以上。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见不到还债的前景,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

  按照“长期抓产业、短期抓项目,实现脱贫不返贫”的思路,从今年6月开始,王智开成为安塞县委书记吴聪聪的帮扶对象。经过几个月的发展,他家的鸡场已经初见规模。王智开说:按照210只鸡每天产蛋160到180枚计算,我家今年的纯收入可达2.1万元,鸡蛋全部由安塞县教育局的蛋奶工程统包统销,给我帮了大忙。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安塞是革命老区延安所辖的贫困县之一。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全县在册贫困户、贫困人口分别为7955户、20059人,分别占全县农村人口总户数、总人口的21.5%和13.4%。而记者最近在这里采访时发现,今年以来,安塞县委、县政府把扶贫工作作为全县经济工作重点,通过支部引领、合作社帮带、企业助推、大户能人带动、自我发展等多种扶贫模式,县乡村领导包村包户,摸清每户每个贫困人口贫困的原因,分类施策,持续推进当地精准扶贫。

  吴聪聪说,按照陕西省和延安市的部署,安塞县组织全县211个县直包扶部门和乡村两级干部,逐村逐户进行精准测算,对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对每户贫困户都制定了包括家庭成员、住房、产业发展、生活条件、贫困原因分析、帮扶措施建立管理信息台账。“目前精准扶贫已经成为转变干部作风的抓手和推动全县工作的切入点。安塞县委、县政府已经明确:人人有项目、户户有帮扶干部的精准扶贫,帮扶干部不管提拔还是调动,至少三年不变。其目的就是在2016年实现贫困人口整体脱贫,74个省市确定的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行列。”

  扶贫更要扶智。在精准扶贫中,安塞县加大了对部分甘于贫困的农民教育。现在安塞全县共有近5000名各级干部包扶贫困户,做好农民思想教育也是包扶干部的扶贫任务,宣传“脱贫致富光荣、贫困落后可耻”观念,促进在全社会形成脱贫致富的良好信念与追求。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