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退休老干部,职场新农民
2015-12-07 16:14:54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刘自贤 通讯员 邓菊红

  “今年农场种植1650亩小麦,我采取机械操作,两天就收割完了。要不是新平整的600亩土地肥力差,拖了后腿,农场的小麦平均亩产可达到700斤。下茬种的水稻亩产达到1100斤。农场今年粮食销售收入总计250万元。”

  4日,63岁的退休老干部李国胜向记者介绍他管理的湖北绿神家庭农场收成情况。

  3年前从襄阳市委农办副主任岗位退休后,这位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退而不休,又干起了他的老本行,受聘为绿神家庭农场CEO。

  绿神家庭农场位于襄阳市襄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内。农场去年流转土地2000亩种植粮食作物。如何增加粮食生产收益,李国胜有新点子:不生产商品粮,繁育良种。农场收获的小麦作为良种销售价格每斤达到1.38元,比国家小麦收购价高出0.2元,仅此一项为农场增收18万元。

  他将农场作为科研基地,种植数个小麦、水稻品种进行品比实验,力求筛选出适合襄阳种植的好品种。

  他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采用生物肥料,使粮食产量提高了20%,也减少了农药残留。

  他采用机械将秸秆粉碎,变成有机肥肥田,减少了燃烧对大气的污染,提高了粮食品质。“今年搞工厂化育秧,卖给当地农民,收入8万多元,明年我要大规模展开社会化服务,不仅育秧,还要帮附近农民机械化插秧、整地、烘干谷物,延伸产业链。”“农业生产还是要靠科技挖潜力,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他深有体会地说。

  他打算将小麦产量提高到每亩800斤,水稻提高到1500斤,农场全年销售收入达到320万元,扣除成本,实现赢利30万元以上。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湖北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