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慕竹
南朝时,梁国东阳太守何远与朋友开玩笑,曾经许诺一道悬赏:“有人能抓到我一句假话,我就给他一匹缣作为酬谢。”这句话一出来,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因为抓强盗的悬赏不好拿,毕竟有风险,但要找出一个人的一句假话,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可众人留心倾听调查了很长时间,竟然真的没能找到。
何远是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风流倜傥,人长得很漂亮,连梁武帝萧衍都称他为“美男子”,喜好行侠仗义,有名士风范。何远不仅人长得美,骨头也硬,有时遭受冤屈,宁死也不曲意辩解,用假话蒙蔽一时。
何远任武昌太守时,因为性情刚正严厉,官吏及百姓犯有小过,他都会予以鞭笞惩罚。一些人串联起来,罗列了贪赃罪等数十条罪状,向朝廷控告他,于是他被征召到延尉府受审。待在监狱里时,何远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觉得没有什么过错。他对自己要求极严,车辆与服饰尤为简陋,所用器物没有铜制或漆器。武昌民间都饮用长江水,盛夏时节,他嫌江水热,就派人到百姓家里买井中的凉水,每次都付钱,如有人不收钱,就将水还给人家。江南盛产水产品,十分便宜,但他每顿饭不过吃干鱼数片而已,说他贪赃纯属子虚乌有。为了自证清白,何远决定接受测立拷问。
测立是南朝陈所创的一种刑讯制度,对不招供的囚犯先鞭二十,笞三十,然后身戴刑具,在“高一尺,上圆,劣容囚两足立”的土垛上站立约一个半小时,若仍不招供,则反复拷打站垛。何远接受测立,被拷问了整整二十一天,也没有招供。但朝廷为了保稳定,还是找个名目,将他免职了。
何远再次被起用时,到浙江武康县当了一名县官。在官场混了一辈子,官越当越小,何远也不反思一下其中的原因,耿直依旧,不说假话,外加上了不做假事。
有一年,吴兴郡太守王彬巡察属县,对下属的德能勤廉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有点脑筋的人都知道考核的重要意义,想提拔的,是一次联络上级领导的机会;有问题的,需要上峰睁一眼闭一眼,予以海涵;无所求的,也不希望顶头上司吹毛求疵,没事找事。所以,王彬所到之处,无不备下盛宴,迎候太守,吃住玩一条龙,临走自然还有贵重礼物相赠,唯恐招待不周。太守一行,甚是惬意,可到武康地界,迎接他们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尽管坐车乘马,毕竟赶了挺远的路,中午时分到达武康县衙时,已是饥肠辘辘。大家都盼着像往常一样,赶紧上来美酒佳肴,饱餐一顿,解解酒瘾馋虫。可等来等去,上来的却是一人一份干粮,一碗白开水。众人面面相觑,脸上渐生不平之气,这也太没面子了吧。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太守,他一生气,那就有好看的了。王彬似乎早有准备,并没有发作,而是拿起干粮,大口吃了起来,何远则在一旁相陪,神态自然。等到下午开始考核检查,王彬的随从们虽然没吃饱,但工作起来格外卖力气,他们把武康的所有账目、案例、民事等,仔仔细细查了个遍,可费尽力气,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来。
考核结束,太守大人要走了,何远按例送到了县境上,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也准备了礼物,可拿出来时,差点让人笑掉大牙。原来是何远自己掏钱买了一斗酒,一只鹅,作为临别的赠礼。王彬素知何远的为人,令人接下,然后开玩笑说:“你的礼物超过东晋的陆纳,恐怕会被人所讥笑吧!”
梁武帝听说了何远的轶事,把他擢升为宣城太守。从县令直接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在梁朝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官当得大了,何远依然如故,杜绝请谒,不让别人拜访,也不拜访别人;给别人写信,无论贵贱,所用的称谓礼节都一样;在与人交往时,从不低声下气,特别让那些渴望高人一等的达官贵人气恨。对此,何远并不理会,只专心干实事。他所到之处,开辟街巷,修整墙屋,小至百姓住宅、交易市场,大至城墙堑壕、马厩仓库等,他都像经营自己家业那样来加以修治。对于钱财,何远看得很淡。他轻财好义,周济别人的窘急,就是他自己应得的工资俸禄,也是一概不取,都是到年底时,选一些最贫困的百姓,替他们交纳税款,而他的妻子儿女则饥寒交迫,过着缺衣少食的艰难生活。
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自然也容不得狐假虎威。当时泉陵侯萧渊朗出任桂州刺史,这位皇亲国戚飞扬跋扈,带着警卫部队,一路上抢掠骚扰,但进入何远治理的始兴郡境内,一草一木都不敢侵犯。
何远的率性虽然不被一些为官者认可,但却深受百姓爱戴,凡是他所治理过的地方,老百姓都自发地为他建生祠,并联名向朝廷报告当地的治理情况,表述他的功绩。天监十六年,梁武帝下诏说:“何远治理郡务,以道义为先,惠留民间,百姓爱戴,即使是古代的贤良太守,也无法超过。”晋升他为给事黄门侍郎。
一个人一辈子都说假话很难,但一辈子不说一句假话却是难上加难。何远能做到这么困难的事,是天性,更是修养。因为做得到,内心很坦然,所以才敢发出这样的悬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