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一把竹扇,读小镇变迁
2015-12-06 05:14:28
 

  【人物简介】

  胡新华:36岁,安吉六合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2014年,在“三改一拆”的大趋势下,安吉六合工艺品有限公司成为鄣吴镇第一个搬迁到标准厂房去的制扇企业。这位“扇二代”,见证了鄣吴镇和竹扇一起的升级蜕变。

  我今年36岁,和竹扇的故事一写就是36年。我的家乡鄣吴自古就有“竹扇之乡”的美誉,从北宋末年开始,出入文人墨客怀袖间的鄣吴竹扇,就从这里的青山绿水间诞生。如今,这里依然是全国最大的竹扇出产地,还是日本、韩国最大的竹扇供应区。鄣吴镇年产竹扇3000多万把,产值超过两亿元,占到全国市场的90%以上。

  鄣吴镇竹林资源丰富,制作竹扇的原材料随手可得,正因如此,从我记事起,不止父亲,鄣吴镇上的家家户户都过着“白天扛锄头,晚上做竹扇”的日子。从锯竹、破边到抛光、烫钉,这些制扇的手工艺,几乎每个鄣吴人都会。家家户户都生产,也是家家户户都污染。这样“全民制扇”的势头,让鄣吴竹扇产业从上世纪70年代复苏之初,就具有“低、小、散”的产业特点,为今后发展埋下了隐患。传统的制扇手法有污染,制作过程中造成的原材料浪费大,给鄣吴的环境保护造成很大的压力。

  我的父亲1972年回到鄣吴镇做竹扇,他带着从江苏学来的手艺,手把手教了65个徒弟。那时鄣吴人几乎忘了他的本名叫什么,见了他只知道叫一声:“胡师傅”。我念了大学之后,曾经桃李满鄣吴的“胡师傅”渐渐开始犯愁,“年轻人不愿意学制扇了,镇上做扇子的手艺人渐渐老了,以后鄣吴竹扇怎么办?”

  “不是制扇行业没市场,是‘低小散’的制扇模式没有市场。”面对父亲的忧虑,我每次都会这么回答。

  2008年,我从德国硕士毕业,在一家航空公司做市场推广工作。在德国期间,我对国内的竹扇市场做了大量的调研,确定这是一块很大的“蛋糕”,“竹扇市场的发展应该摆脱现有模式,并且补足品牌上的空白。”

  也是这一年,鄣吴竹扇被选定为北京奥运会指定产品,20万把工艺扇、2500把高档乌木、小叶紫檀纸扇进入到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现场。这个契机让我感觉到,鄣吴竹扇谋求新发展的机会来了。我毅然辞去了工作,回到家乡重新做扇。

  鄣吴竹扇和我的六合工艺品有限公司,转折都发生在2013年。

  这一年,安吉县政府设立了“520”办公室,统一城乡规划,通过节约集约用地,为各项产业转型升级谋求发展空间和资源。镇上决心整改关停“低小散”制扇企业,腾出土地重新规划,通过整治环境,倒逼企业转型升级。镇上所有制扇企业的污染工序都被纳入集中处理,水质长期保持在二类标准以上。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的个人梦想有了更多的依托和保障,六合工艺品有限公司去年建起了鄣吴镇第一幢竹扇企业标准厂房。在这幢2000平方米的三层厂房里,我新添置了激光切割机、自动打磨机等设备,这些新设备可以减少竹扇人工生产过程中十分之一的原料损耗。

  除了竹扇制作之外,我希望能把“六合”打造成一个以工业旅游为核心,以文化体验为重点,融入电商因素的商业模式。“凭借着吴昌硕故居这一文化特色,前来旅游的人不少。我想把一楼设计成游客接待区,可以直观地欣赏并亲自体验制作扇子的过程。”

  迎来改变的不止我一家,鄣吴镇的老街上现在越来越热闹了。借着“三改一拆”,过去手工制扇的“家庭小作坊”被妥善安置在沿街两排修缮一新的粉墙黑瓦徽派建筑里。游客参观完老街上的竹扇博物馆,沿街漫步,还能看到制扇师傅们临窗而坐,现场展示制扇全过程,既规范又成一道风景。

  我坚信,手工制扇不会没落,相反,这里有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情怀,能带来经济效益,吸引来游客。正是这样,鄣吴竹扇的生命力根植在青山绿水之间,完成华丽蜕变。

  (记者 江帆 通讯员 邓懿 张巍 整理)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浙江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