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设农业扶贫长效机制
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释放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信号。
决定指出,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0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同时,要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推进脱贫攻坚。
扶贫、脱贫是一个系统、长期性的工作,应该加快建设以下长效机制。
一是推动农业资产市场化。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当前,我国正在针对农业用地开展确权工作,要在2018年之前全部完成农业用地的确权颁证。土地确权将农业用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开来,强化农民的承包权,同时推动农民所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为农民创造了一定的资产性收入。但是仅仅农业用地的确权流转还不够,还应进一步推动农业建设用地的市场化,实现宅基地、集体用地等土地资源的市场化,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管理机制。资产性收入将是减少城乡收入剪刀差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融入城市的基础。
在此过程中,全国农业土地资产的数据化、数据资产云服务化是关键。建立全国性的包含土地属性、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信息、附属设施的农村土地数据库,利用流转的市场机制,让土地资产保值、升值,是推动农业健康、绿色发展的重要机制。同时,推动农村市场的规范化、法制化,推动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流通,也是实现农业资产市场化的重要保障。
二是实现农产品品牌化。实现农产品的品质化、品牌化,是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扶贫工作的重要路径。
完成“十三五”扶贫开发任务,关键是要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贫困人口多居住在偏远山区,要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应在有限的耕地上,实现农产品的品质化、品牌化,使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顺应时下人们追求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的需求,贫困山区应发展集约化、精品化、品质化、品牌化农产品。而对农作物生长特性、土壤成分、田间管理,以及销售流通到餐桌整个过程的数据积累和持续追溯,是建立消费者对农产品信赖的基础,更是农产品品牌化的技术基础。农产品数据采集和产品溯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推动品牌化的关键措施,也是推动农业活动附加值提升的重要基础。
三是建立农业大数据基础。贫困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低、老龄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情况。如今,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移动互联技术在农村的快速普及,为技术扶贫创造了条件。现代农业是一种包含农业生产数据采集、大数据挖掘管理与农作物精细管理的现代化模式。该模式将种子、农资、农技服务、金融信贷服务整合在一起,形成数据生产与交易管理体系,贫困农民可通过云服务和金融信贷服务,获取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并通过专家的在线农技服务和农作物监控指导,实现新模式的农业生产。
农业大数据平台和数据价值的释放,指导和帮助贫困农民实现现代农业生产,降低了贫困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的门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活动附加值的增加,进而实现长效扶贫。
四是围绕农业构建二、三产业服务圈。在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仅占0.9%,但围绕农民、农业形成的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则高达16.7%。农产品进入流通体系,已成为“一体化”过程。而我国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紧密程度较低,农民与农产品加工商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大量农产品无法有效进入到加工和流通环节。没有大规模的市场指导以及市场流通机制的农业生产活动,给贫困农民的增收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如今正在兴起的农业大数据服务,是增强围绕农业的三产融合的重要契机,其能够快速推动信息流动和服务,实现产业链、服务链的繁盛,增强第一产业与相关第二、三产业的融合。只有围绕农业产业的相关制造业和服务业(流通与销售)的紧密耦合得以实现,贫困农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卖的问题,才会形成稳定的生产模式,实现长久增收与脱贫。
随着信息文明进程的加速,如今扶贫、脱贫已不能仅通过补贴、输血、兜底这样简单的工作来实现既定目标,而是应让扶贫政策更精准,扶贫效果更长远。只有用系统性、长效性机制,才能让农民脱贫在根本上得以实现。
(郭为,作者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