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藏品聚散与交易中介
2015-12-02 08:10:28
 

  章用秀

  旧时珍宝文玩交易多以古董商、典当行、委托店为中介。主家将物换钱,以解燃眉;中介方转手获利,则物易其主。

  藏品有聚有散,历来如此,不足为怪。天津“海张五”自张锦文接办盐务起,到他孙子张少农中年为止,在这几十年(1840—1900)当中,是他家的暴发时期。张锦文通过结交洋人购得不少洋人抢劫来的古物珍宝。据说他家藏有半人高的夹竹桃,是用碧玉做的花朵,翡翠做的树叶。还有盈尺高的翡翠大白菜,上面趴着一个蝈蝈儿,是用整个翡翠料巧做而成。张锦文还收藏石刻,尝购安刻《书谱》原石,嵌诸壁间。民间罕见的名贵珍玩宝物,不计其数。清末民国时,张氏后人挥霍浪费,花掉张家大部分财产,后又出卖家藏珍宝。到了上世纪20年代末期,打算将仅有的上品红、绿货和完整的各色玉件头,出售得钱交银行吃息。消息传到北京。外号“翡翠大王”的铁宝亭(字号德源兴)夙知天津“海张五”家存有“硬货”,连夜来津,找到法租界32号路义成祥盐务津店的林晋臣,托他从中撮合。经三人反复磋商,铁宝亭将现有珍宝全数买去,张家后人得一笔巨款。后经林晋臣提议,将张宅存户、欠外款项一律还清,净余10万银元存入银行生息。获得珍宝的铁宝亭因此大捞一把。

  珍贵藏品的交易是颇费脑筋的事,局外人多不知其中内幕,或不明行情,往往被古董商做下的手脚所迷惑,被忽悠,出手贵重器物未能获得善价。有些不守本分的古玩店将人家的宝物设法以低价买去后又以高价出手,攫取暴利。1924年,清逊帝溥仪由北京来天津,因开支浩大,急需款项,便将从宫中带出的几件罕见珍品卖给了锅店街万昌古玩店,作价一万余元。此事轰动了京、津两地,同业无不眼红。溥仪知道后,又拿出几件珍宝,告诉经办人多跑几家古玩店,以防上当。经办人先到了日租界旭街的恒利金店,估价是六万元,又到附近的物华楼、天宝金店和东马路、锅店街几家较大的古玩店,皆估价在五六万元之间,最后在万昌店以六万余元成交。因为在这之前,附近十几家古玩店都已经串通好了,见到此货作价一律不要超过六万元,不论哪家成交,作为“伙货”,赚钱均分。所以,经办人就是再跑几家古玩店,注定也不会超出六万元。

  店家算计藏家并不罕见,但在天津,也有卖家出招蒙骗古董商、典当行的事,这倒是够新鲜的。清宣统二年(1910),天津城里石桥胡同庆德当,被当主蒙混当了两串假珍珠。事后,庆德当的东家“金二疯子”金云墀施妙计反骗当主赎回。这一新闻在一百多年前曾轰动一时。据老一辈人讲,那年庆德当柜上收了两串上等珍珠,当价四百块大洋,这在当时是一票不小的当价,庆德当把这两串珍珠收下后,再三鉴别,才知是假的,这位经手人非常羞愧,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老板金云墀得知后,一边安慰经手人,一边思考对策。忽然计上心头,他让厨房准备两桌酒席,请来城里著名的珠宝商和几家当行经理二十多人,举行宴会。大家在酒酣耳热之际,金云墀不慌不忙地拿出自己另外准备好的两串假珍珠给大家看。他说:“我已经被人家凭这两串假珍珠骗走了四百块大洋,希望大家要多多留神,别再被骗上当!”就在客人们注视之下,金云墀突然把珠子扔进炉里烧毁了。众人为之一愣,既替他惋惜,又引以为戒。事后不到十天,那个用假珍珠骗钱的当主,得意地拿着当票和四百多元来赎当了。柜上同人收下当票,算清了本利,并把原物从柜台上递给当主,当主接到手里一看,愣了愣神,只自言自语地说:“罢了,算我栽了!”扭头就走。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天津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