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霍元甲与精武精神
2015-12-01 08:30:49
 

  从明王朝初期到清王朝末年,天津都是以南来北往的水陆码头兴盛。商帮运货必雇用镖局镖师保一路平安。霍元甲的父亲就是一名镖师,他以家传的迷踪拳名震一时,只要他打着镖旗,一般的劫匪也就不敢动手、老老实实放行了。遗憾的是他的大名,我已无法说清楚。

  岁月无情催人老。镖师走不动也打不动了,只好告老还乡,回到当年的小南河,如今的精武镇。既为了生计,也为了迷踪拳不失传,他破例收了几名外姓弟子,唯独不教儿子霍元甲。他因材施教,自己的爱子身体太弱,迷踪拳讲究的是不拘一格,招数多变,身体顶不住就不要学,学也学不好,别为武林世家丢人现眼,体弱的儿子只能立在一边看热闹了。就是看看热闹吗?有志气的霍元甲把几位师兄练拳的招数,全记在心中。夜色沉下来了,老爹入睡了,他就悄悄地练起来。日久天长,他的体弱渐渐成了体强,还使迷踪拳有了发展,在招式多变中多了一招——后发制人。所以有人就说,精武精神就是自强不息,就是以弱制强。

  这天,体现霍元甲精武精神的第一场戏终于响锣。一名年轻武师登门挑战,说久仰迷踪拳的大名,今天特来领教。老镖师不能不迎战,就叫大弟子上阵,走了几个回合,败下阵来!老镖师就叫二弟子上阵。走了几个回合,又败下阵来!年轻武师破口大笑:原来迷踪拳是假货,只能混饭吃,打得碎纸灯笼,打不动我这肉肚皮。气得老镖师甩开衣衫,非要亲自上阵不可了。可是老到这种地步,还能比武较量吗?明摆着的,上场必输,不上场那就认输,他的英名从此付诸东流了吗?就在老镖师两难之际,忽然有人冲了上去,指着年轻武师说,你欺负老人吗?你有武德吗?我代我父亲教训教训你,让你明白迷踪拳打得碎纸灯笼,也打得动你的肉肚皮。惊得大家喊声一片:元甲,你快下来!元甲,你怎么能比武!

  年轻武师当然不能放过霍元甲,没打败老镖师,但打败了老镖师的儿子,也能在武林中扬名。万没想到,霍元甲的打法特别,既不猛攻,也不稳打,就是来回紧走,左右转身。年轻武师打不着对手,大笑声声了,原来你的家传就是闪转腾挪啊!笑声未了,冷不防霍元甲侧身猛击一掌,打得年轻武师后退了几步,抓住这闪失之机,霍元甲又猛踹一脚,年轻武师立即倒在地上。惊得大家又喊成一片:元甲,住手!武德讲究厚道,比武不能伤人。元甲自然传承家风,忙把那人扶了起来,还双手抱拳,完全不是教训人的姿态了。霍元甲做得大方,近似武林中的大师气派了。所以有人就说,精武精神就是自强自防,就是不欺人伤人。

  比起霍元甲一生中第一个出彩儿的故事,更出彩儿的应是怒击俄国大力士了。大力士何年何月来的,说不清楚了,只知他在英租界设立擂台,只要中国人把他打下擂台,就得奖金一百元。但打擂的必须和观众同样买票入场,门票银洋一元,日夜两场,场场满座,场场都有武林人上台打擂,却又个个被大力士打下台去。观众越来越多,红红火火,只是伤尽了中国人的脸面,也够得上奇耻大辱!

  难道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国武术,就打不过凭力气唬人的大力士了吗?霍元甲义不容辞,进了租界地,坐到了打擂的观众席上。擂台上正打得热闹,要说打擂的这位武林中人功夫不弱,一拳击中大力士,大力士一动不动,又一脚踹中大力士,大力士仍是一晃不晃,反倒被大力士一个反击,打下擂台去了。观众“哄”的一声,又是失望,又是叹气,中国的武林高手还有没有?

  霍元甲上了擂台。从后台走出个中国人,冷眼外加冷语,你也要打擂?摔了个骨折,打了个吐血,我们一律不负责任。霍元甲反问一句,中国人怎么就这样看不起中国人呢?那人居然犯了奴气,说你不自量力,那就上场摔摔吧。人家大力士可是手下不留情。

  中国人看不起的打擂人,俄国大力士更是看不起。有这样打擂的吗?既不出招,也不接招,先是来回紧走,左右转身。大力士急于抓他,只好跟着又走又转,这就入了迷踪拳的迷阵,霍元甲猛然一个侧身急进,倾全身之力朝大力士撞去,大力士捉脚不住,摔下台去。全场观众登时欢呼成一片。所以有人就说,精武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的一页,就是塑造中华民族的尊严与光彩。

  祝愿霍元甲的故事和他的精武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天津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