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特级技师郝春雨:我们赶上了好时候
相比前几年观看卫星、飞船发射时的紧张,郝春雨现在平静了许多:“我们的前期工作非常细致,有规则有保障,我挺有信心的。”
郝春雨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卫星制造厂电子装联中心的一名电装工人,这位43岁特级技师的底气来源于20多年的积累。她先后完成了遥感、通信、资源、“神舟”、“天宫”、“嫦娥”等上百颗卫星和飞船电缆产品的加工任务,31岁时成为全国技术能手,38岁获得中华技能大奖。
自称“航”二代的郝春雨,从小就觉得父亲的工作神秘又神圣。她的父亲曾是北京卫星制造厂五车间的一名老员工,是我国第一代航天人,为人正直,技术精湛。当父亲不幸因病去世,郝春雨顶替父亲进厂工作后,她时刻告诫自己“要好好干,不能给父亲丢脸”。
对电装操作一窍不通,她就虚心跟师傅学,一下一下地练;理论知识基础差,她就报名参加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的夜校,一点一点地学。“自己的活如果自己看着别扭,肯定就拆了。”这是师傅教给她的,郝春雨也是一直这么办的。
为了焊好第一个产品,她将产品图纸背得滚瓜烂熟。但毕竟是“门外汉”,焊接的效果并不理想,不服输的她就一遍遍拆了焊、焊了拆,做梦都能梦见那个产品的线路图。直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她还能够把那个线路图完整地画出来。
就是凭着“不能给父亲丢脸”的简单朴实想法,郝春雨攻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我赶上了好时候。刚进厂时,有时两三年才有一两颗星的任务。后来任务多起来。卫星种类多起来,新技术应用也多起来,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从无到有,一点点摸索。因为有些技术是没有丝毫可以借鉴的。”
发射任务越来越多,郝春雨对工作的认识也在不断改变:“航天的成功要靠团队,一个人再能干也是一个人干活,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已经不适应航天的生产需要了。”从2001年开始,她就开始带着五六个同事一起干。2012年,以郝春雨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
一开始,她压力很大,一方面想继续从事较为单一的电装焊接工作,另一方面,面对工作室里的技术人员,她总觉得自己只是有一些技能的技术工人,在很多方面不如别人。
“是科室领导‘逼’着我要把技能传授给别人,因为每项任务完成周期越来越短,必须同时教会几个人一起干。”郝春雨知道,这既是对自己的挑战,也是新一代航天人的使命。
“大师工作室”的特点是,技能工人和工艺技术人员同台工作,技术和技能相互结合,能够一起解决一线生产难题,共同进行新产品的试制以及工艺攻关。
“过去,我们的活有点像绣花,比如说要在长4厘米宽1厘米的板上焊上百个焊点,点与点之间距离不到一毫米。但现在机器很智能,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航天产品的集成化越来越高,综合能力越来越强,过去卫星单一的功能也转向多功能。”郝春雨也从这些变化中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她带领团队成员,主动与工艺技术人员沟通,主动与大学和中科院的研究院所合作,结合具体的科研课题,进行技术攻关。
具体到电焊操作,如何提高效率、如何规范操作,郝春雨也动了一番脑筋。过去师傅带徒弟,靠的是言传身教。但是具体到电焊,郝春雨却觉得很多东西无法“言传”:“许多工作就是熟能生巧,凭手感,有时就那么一下,手眼并用,不能停,不能失误,徒弟只能看着师傅干。所以,如何表达出来,如何规范化,是一个大问题。”
制定书面的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范是破解无法“言传”这一难题的好方法,但工人们觉得很难,写不出来。郝春雨就先鼓励团队成员叙述,说清楚自己是怎么干的,表达顺了,再记录下来,再修改。那段时间,平时上班时干活,下班后和休息日,郝春雨就带着大家做这些规范工作。同事们一开始有意见,但是两三个月后,大家不再发牢骚了,因为收获明显摆在了那里:操作步骤清晰规范,设备参数一目了然,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流畅地写出各类作业指导书。
从2012年工作室成立到现在,郝春雨已经带领大家写了500多份作业指导书,并且还在不断完善。这些开创性工作的收获不仅使任务完成得更加快速、高质量,工人的理论水平也因此提高很快,在近两年的技师评定中,郝春雨的团队成员通过率很高。
如今,作为技能大师,郝春雨虽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编制标准、培训人才,如何将自己心中的经验和诀窍细化、固化为操作规范,但是任务需要时,她仍然冲锋在一线。
在近期的一次紧急研制任务中,两周的工作量要在一周内完成,班组人手不够,郝春雨主动去帮忙,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她让大家都回家了,自己却一个人干到后半夜,连家都没回,在单位外面的旅馆里凑合了一宿。从她手中接过电缆一组班组长职位的王瑜说:“郝师傅为工作所作的奉献,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当初郝春雨带的两个徒弟,如今都已经是高级技师,并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的称号。当各种荣誉向郝春雨涌来时,这位“航二代”依旧本色从容:“前辈比我付出的多,他们当年默默无闻。我们只是赶上了好时候,有好的环境和机会。”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