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大熊猫“华姣”19日将放归野外
2015-11-17 11:29:09
 

  新华网成都11月17日电(记者易凌 余里)记者17日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计划于19日将人工繁育的大熊猫“华姣”放归野外,这是中国自2006年正式启动大熊猫野化放归项目以来第五只回归野外的大熊猫。

  中心副总工程师黄炎介绍,“华姣”已达到预期野化培训目标,目前个体状态不错,它将放归到位于雅安市石棉县的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通过这次‘华姣’的回归,我们希望能进一步壮大当地的野生大熊猫种群,保护当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黄炎说,我们总结了过去大熊猫放归的经验教训,这次选择的“华姣”父母都是野生大熊猫,“就是看中它的野外生存能力会更强,这次放归地也比去年放归熊猫的栖息地要大。”

  “华姣”为雌性,目前体重约50公斤,于2013年7月6日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出生。

  她的母亲“草草”和父亲“白杨”均来自野外,具有丰富的野外生活经验。“草草”也是全球首只野化培训并成功放归野外大熊猫“淘淘”的母亲。

  “华姣”一出生便在半野化环境的一阶段野化培训圈中成长。2015年4月“华姣”和母亲“草草”一起转入位于卧龙天台山的大型野化培训圈,这标志着“华姣”的第一阶段野化培训任务顺利结束,正式进入第二阶段野化培训。

  黄炎介绍,培训圈内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有丰茂的野生竹林和多种大熊猫伴生动物,能满足大熊猫野化培训的客观需要和特殊要求。同时,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每天都会对“草草”和“华姣”进行监测研究。通过佩戴在大熊猫母亲身上的GPS无线电颈圈,科研人员能够实时监测到大熊猫的方位和行为数据,开展行为发育、行为比较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今年9月,来自大熊猫保护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大熊猫“华姣”野化培训方法、成果进行了充分论证,认为“华姣”培训中身体状况良好,表现出与野生大熊猫相似的食物选择、空间利用等特性,基本适应野化培训环境,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可适时放归。

  2006年至今,“祥祥”、“淘淘”、“张想”、“雪雪”四只大熊猫先后放归野外,但目前只有“淘淘”、“张想”还存活。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