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为了38万户居民的光明——辽宁电网万名职工抗击冻雨灾害纪实
2015-11-10 17:26:11
 

  新华网沈阳11月10日电(记者王炳坤)线路跳闸、电线断落、变电站停供……入冬以来的首场雨雪天气,给辽宁电网带来严重灾害。

  全省万名电力职工与时间赛跑抗击冻雨,在50多个小时内就化解38万户居民的大停电,用坚守和责任保障了一方光明。

  从6日夜间开始,辽宁多地普降雨夹雪,因气温骤降在部分地区形成冰冻灾害。冻雨让输电线路覆盖了厚厚一层冰壳,加上大风造成线路摇摆,电网荷载骤然加大。

  7日中午,辽宁多地陆续出现线路跳闸、电线拉断灾情。各种信息迅速上传到辽宁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一时间警报声、电话铃响成一片。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工作要求,省电力公司立即启动雨雪冰冻预警。在大连、营口、沈阳几个受灾较重地区,电力职工顶风冒雪开赴野外查找故障,实施抢修。而在尚未发生灾情的地区,供电职工也加大了巡线密度,充分做好应急准备。

  辽南500千伏的瓦海线4根导线被覆冰压断,高压线掉落在沈大高速公路上,威胁行车安全。巡检人员简单处置后,省电力检修公司副总经理陈学忠7日下午带领100余名职工,从沈阳、盘锦、锦州等地赶到现场。

  3天来,职工们吃在冰天雪地,睡在附近农家,已经备足了材料、装好了设备,并且搭建完了相关设施,抢修工作有条不紊。

  在瓦房店市李店街道,电线覆冰将15根电线杆压断,多个村庄停电。电力职工在一个小时内就出现在了现场,挖坑、吊装、填埋……一天一夜时间,新电线杆就已全部架好。

  记者在空旷田野上采访抢修施工,冻僵的手指根本握不住笔,凛冽寒风吹得人采访不到10分钟就要回车内缓一缓。可电力工人却在夜幕降临之际爬上20多米高的电线杆,开始了瓷瓶安装。

  留在各级供电公司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异常忙碌,根据受灾信息制定抢修方案,对临时不具备维修条件的线路采取替代供电措施,不少人吃住都在办公室。

  前后方的密切配合之间,一个个村庄陆续点亮。据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统计,冰灾共造成辽宁电网100多条线路跳闸近300次,3座变电站停供,470个村庄38.22万户居民停电。而经历了短短一个黑夜后,到8日6时停电面积已降至118个村的8.1万户居民。

  9日清晨,辽宁各地风停雨住,出现久违的阳光,此时的电力抢修却并不轻松。随着线路覆冰开始融化,直径多达五六厘米的大冰柱不时从天而降,砸在地上发出一声声闷响。

  头戴安全帽的抢修人员只好守在附近观测冰情、安装设备,一旦登塔条件具备,他们立即展开了架线作业。

  抢修仍未结束,但由于科学调度并实施替代供电方案,截至9日下午,因冻雨导致的全省停电用户全部恢复,这距离大面积停电仅过去50多个小时。

  采访中,记者在瓦房店市三墩台村遇到一对正在拾捡柴火的农民夫妇。问及这场冻雨的影响,丈夫咧嘴一笑说:“也没啥,家里停一天电就恢复了,偶尔过一个烛光夜晚也挺有意思!”

  在他们身后,上万名电力职工仍在各自岗位上“连轴转”,默默守护着千万个家庭的光明!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