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是陋室,却以为家!”2014年4月,段绪胜到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达悟村担任贫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达悟村住下的第一天,面对简陋的住宿环境,他写下这样一句话贴在床头鼓励自己。一年多来,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却以为家”的诺言,并把达悟村这个“大家”经营得越来越好。
达悟村是一个集山区、库区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村,也是自治区纳入“十二五”扶贫攻坚的整体推进村。全村辖18个自然屯30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689户3399人,其中涉及大化水电站库区移民20个村民小组462户2228人。
一上任,段绪胜便马不停蹄地着手调研工作,筹备出台达悟村三年发展规划。
“光听我们村干部说村里的情况还不算,段书记还要亲自跑一遍,一定要听到群众亲口说才行。”达悟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韦汉丰说,“刚来的时候,段书记都是坐在我的摩托车后面,一个屯一个屯地跑。后来,他干脆自己买了一辆摩托车,想起什么事,马上就去办。”就这样,达悟村三年发展规划在3个月后出台了。
按照规划,2014年,达悟村整合了各方资金203.5万元,帮扶村里各项建设。其中落实项目资金118万元,用于修建村里1条2.2公里长的屯级道路和2处人饮工程以及1个“儿童家园”;落实专项资金61万元,用于扶持达悟小学新建1栋3层教学楼。目前,2015年的项目也在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
达悟村人均耕地面积仅0.5亩。村里没有集体经济产业,外出务工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是摆在段绪胜眼前最大的难题。
“扶贫先扶智”。段绪胜在自治区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培训处任职,他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先后组织三批群众超过两百人,到南宁、柳州、桂林等地进行培训,更新思想观念,学习农村种养殖实用技术。
村支书韦汉丰是第一批到广西水库移民培训基地桂林市黄竹岗村学习培训的村民。“如果我没去黄竹岗看过,根本想象不出石头缝里还能种果树。回来之后,我马上修路开荒,在山上种了60亩毛葡萄,还和我兄弟一起种了150多亩的核桃树。毛葡萄预计3年后挂果,每亩产量1500多公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算,收入非常可观。核桃的营养价值很高,前景好,我们很有信心。”
韦汉丰说,不少年轻人培训回来后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信心满满。村民韦拥波,租了5亩地从事现代化蔬菜种植,目前收益近2万元;通过种养殖技术培训,村民韦舞燕种植的50亩砂糖桔得到了科学护理,长势喜人;养猪大户韦茂青兴奋地说,“这次有机会到南宁接受专业培训学习,终于解决了肉猪如何预防疾病和生病后如何治疗的两大难题。”
“今年,我们还要继续组织适龄村民外出学习、培训。同时,继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核桃、砂糖桔、火龙果和珍珠李等种植,让全村产业发展遍地开花。”驻村一年多以来,段绪胜早已和村民打成一片,采访中他三句话不离“我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