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冯平:加工肉致癌也需“冷”思考
对于WHO“加工肉制品致癌”和“红肉可能致癌”的报告,这一结论和百姓健康密切相关,也涉及我国养殖业发展以及肉类的生产和消费,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对于百姓而言,不必过度恐慌,应冷静看待该结论,等待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研究对策落地。
近年来,国内外的癌症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这和癌症检测手段的进步、环境污染、遗传等都有关系,如何说明到底是哪种因素对癌症高发的贡献率更大?人类吃加工肉的历史起码有上千年,而加工肉类和红肉可能致癌的研究才20年左右,这些研究能不能提供确凿证据证明这一结论?
即便红肉可能致癌,也要进一步分析是直接吃肉导致的问题,还是养殖等环节导致的问题。比如2009年前后,荷兰养殖业出现超级细菌,经调查发现是滥用抗生素的结果。滥用抗生素会不会对人体健康,包括癌症有影响?
我们尊重WHO的报告,但也应尊重各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报告所采纳的证据是以数据统计为主,还是以实验为主?统计数据有多少来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针对中国的情况,这些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红肉不但富含优质蛋白质,更是铁和锌等多种元素的重要来源。中老年人为了减少“三高”的发生,应适当减少红肉摄入量;对于运动量大、劳动量大的年轻人,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以及孕妇,都需要适当多吃红肉,特别是当缺铁性贫血等营养不良状况发生时,应保证红肉的摄入。最好的办法就是膳食平衡。
有些专家指出,要警惕加工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其实,亚硝酸盐是个舶来品。西方注重肉制品的红色,传统中式肉制品的颜色是棕黑的酱油色,不必使用亚硝酸盐。引进西式肉制品后,我国国标规定的加工肉制品亚硝酸盐残留量不超过每公斤30毫克,而国际上为每公斤70毫克甚至更高,远远高于我国的限量。
另外,关于烟熏食品可能致癌的问题,建议采用烟熏液,既环保,又可防止三四苯并吡的致癌风险。
饮食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中国应加强基础(包括中医理论)的研究,同时生产企业应高标准、严要求,生产合格产品。加工企业也应在严格执行食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减少非必要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稿件整理本报记者李木元)
(来源:人民政协报)